第33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后结果出来,韦家确与江湖人士走得近,好在没有谋害皇贵妃娘娘,法不容情,就这一点当今圣上也是要恁罚恁罚的,于是撤了韦林甫户部尚书之职,贬去益州做刺史,袁大将军四月初独自赴边关,夫人留守京城,此时正好宫中御医诊出韦氏怀有袁家子嗣,功德圆满,就安心呆在京城待产吧。
  圣旨出来,京城权贵一片哗然,真是想不到的结果,真是想不到啊,韦家嫁了二女儿,原本是京城里的一大赢家,不想却被贬出京城,去了遥远的益州,听说那边山高水长,经济虽繁荣也不比京城。
  朝中出了这么大的事,内宫早已传遍,吕妍住在朝云宫侧殿,自是早就知晓,今日圣旨一出,郑氏发了好一通脾气,原本晚上皇上要来朝云宫的,不知谁把郑氏的事给传了过去,皇上临时派了黎若海过来回话,今夜皇上折子太多,就在书房歇下了。
  朝云宫上下气氛不明,个个谨言慎行,生怕惹祸上身。
  事情过去已有好几天,安于派人去打听,皇上最近都就寝书房,还真的没有临幸哪位妃嫔,两人就这么的僵持着。
  吕妍在房中来回踱步,自韦家出事后,她一直在考虑一件事情,可是却举棋不定,这事情一但做了,将来刘卓会不会原谅她?她思前想后,目光落在桌上的一封家书,那是一个月前吕煦回给她年初的那封信。
  吕煦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在梁州城里造势,最后制造一场孟氏舍命救他的戏码成了梁中人口中的贤妻,就着这势,孟氏升为正妻,还是刺史大人主婚鉴证,吕妍终于成了名正言顺的吕家嫡女,而孟氏成了吕家的真正主母。
  吕煦也很聪明,先是歌颂了孟家祖上几世前的那位大儒祖宗之福德,又弄了不少流言于民间,弄得梁州城上下无不对孟氏赞扬有加,后来又舍命救夫君的事迹成了权贵们的饭后美谈,当然这事还未曾传来京城,不过依着吕煦的手段自是不用多久了。
  只是做了这一切的条件便是吕妍必须帮吕煦返回京城,而且承诺了户部尚书的职位。是的,她当时就是这么写的,她进了宫,吕煦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她的身上,她只能出手了,为了自己母亲,为了她与兄长的地位,她只能出手了,不管郑氏如何想,不管刘卓如何想,不管他将来还愿不愿意娶她。
  吕妍坐在梳装台前,身后的妙玉问道:“女郎,你真的决定这样吗?”
  “嗯,也只能这样了。不知妙玉与妙真会不会告诉梁王呢?”
  妙玉妙真忙跪下,语气诚恳的说:“奴婢自从跟了主子,就已经是主子的人了,绝无二心。”
  吕妍扶起两人,欣慰的点了点头,“那么妙真便为我在外守候,今日之事只准成功。”
  妙真退下,妙玉开始为吕妍整装,她放开吕妍的头发,梳了一个头顶双环髻,于两侧又缠绕两缕麻辫。穿上小袖细衫,配上轻纱飘带,脚上一双尖勾锦靴。
  吕妍在原地转了一圈,问道:“如何,像吗?”
  妙玉左右望了一眼,接着从化妆盒中拿出红色的梅花状花钿为她贴上,上前端详,只见面前女子,脸若银盘,眼似秋水,眉目如画,肌肤胜雪,额间一点红,带着浅笑梨涡。接着妙玉从怀中拿出一张画像对比了一下,点了点头,“当年皇贵妃娘娘就是这副模样进宫的,只是那时正值夏季,可如今天气凉意未减,女郎可受得了?”
  “就这样吧,冷是冷了些,回来后再洗个热汤。”
  推门出来,妙真站在门口回头一看,脸色惊讶的望着吕妍,“真的好像,原本女郎便有几分神似,此时这副模样打扮更是像了。”
  吕妍问道:“今夜皇上经过梅庭湖之事,可属实?”
  “支了银子给小福子,他是听他师父说的,翻的是秦昭仪的牌子,今夜戌时陛下去静和宫必会经过梅庭湖。”
  “可有嘱咐小福子不要把这个消息卖给别人?”
  “有的,咱们给的银子丰厚,他再三保证了。”
  三人悄悄地往梅庭湖方向走去,妙真在前面打着灯笼,妙玉扶着吕妍。
  “女郎,湖上风大,您真的不披件长衫么?”
  “不用。”
  三人走得甚急,匆匆来到湖边,这处儿开阔,是宫里的正道,与之前刘卓与韦楚楚相约的地方完全是两个方向,那处就隐避多了。
  吕妍来到湖边站定,正道上早有太监掌灯,比来时路明亮多了,妙玉妙真两人向吕妍望了一眼,然后折身回去了,留下吕妍在这处等待。
  吕妍望着湖水,想起那日刘卓站在亭中回头望她的情景,心中隐隐一痛,或许这件事后,他再也不会理会她了,刘卓性格放达不羁,前世最厌恶便是尔虞我诈,用尽手段之人,然而她今日之所做,便触碰到了他的底线,可是在刘卓与吕家仕途之间,她便倾向于吕家未来的命运。
  正在吕妍思忖之际,远处走来一队人,为首的是一个明黄的身影,后面尾随一群太监宫女,距离越来越近,吕妍尚未发觉,她收回目光,往前面的路上一望,忙回过头来,此时队伍离她只有三丈的距离,吕妍往前慢慢地走去,她心中盘算着时辰,就在吕妍靠近湖面边沿之际,一个声音斥喝出声:“谁在那儿?”
  吕妍似吓了一跳,忙回过头来,正好对上刘哲的眼神,只见他脸色一惊,忙出声命令:“快阻止她跳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