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长安好(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流传最多的,莫过于她嫁给窦诞的过程。
  窦诞本有妻室,后因娶襄阳公主,而不得不休妻。
  好在,襄阳公主和窦诞也算举案齐眉,琴瑟相和。两人素来共同进退,也是皇室的一段佳话。
  这窦诞,官拜殿中监,安丰郡公,是窦抗的长子。
  李言庆不认得窦诞,可郑宏毅却认得。
  言庆连忙起身,隔船一拱手,“窦郡公,一向可好?”
  窦诞笑道:“果然是李王千岁!呵呵,我刚才还觉得奇怪,如此佳作,又是出自哪位之手,原来是千岁所做,果然不凡。”
  “窦郡公过奖了!”
  言庆说完,又向窦诞身边的女子看去,微一欠身,“小王见过公主。”
  襄阳公主倒是个害羞的姓子,连忙摆手,退后一步道:“千岁万不可如此……千岁乃我大唐元勋功臣,襄阳怎敢当千岁之礼呢?应该是襄阳向千岁见礼才是。”
  这个女子,倒真是有趣。
  李渊如今共有十九个女儿,最小的去岁末才出生。
  不过这十九个女儿里,言庆只见过李云秀,听说过李永嘉,其他人一概不认识。
  在言庆的印象中,唐朝的公主们,都不是让人省心的主儿。
  李云秀,平阳公主,舞刀弄枪,好问政事,颇有男子之风。此后还有什么高阳啊,什么太平啊,要么红杏出墙,要么野心勃勃。这襄阳公主,倒是个特别的存在。
  “李王爷,再作一首诗吧!”
  岸上人,突然大声呼喊。
  一个人喊出来,很快就得到了无数人的响应。
  长安人皆知,李言庆文采出众,诗书双绝,只可惜无缘看见。
  现在,鹅公子莅临长安,又岂能是简简单单的一首诗就能放过?
  窦诞也笑道:“李王,既然大家如此期盼,何不再赋诗一首呢?久闻李王诗书双绝,下官却从未见过。不如这样,李王登舟一叙,畅游曲江,也是一段佳话。”
  “是啊,妾身也常听人说,李王的诗,确是高明呢。”
  李言庆看了一眼房玄龄,却见房玄龄闭上眼睛,好像睡着了一样。
  这家伙无事癫狂,惹来这许多麻烦。现在倒好,居然不闻不问,置身于事外,着实可恨。
  沉吟片刻,言庆拱手向曲江两岸一揖。
  “非是小王拿捏,只是今曰陪同苏州使者游玩,实在无法脱身。
  不过,公主既然要小王赋诗,小王就在此献丑一番……这样吧,今曰曲江与公主,与驸马,与诸君相逢,也是有缘。而我这好友,亦是久未至长安,小王就以此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窦诞浓眉一挑,来了兴趣。
  这可是应景诗……窦诞能肯定,言庆这是临时起意,而非刻意准备。
  不过,这要应景,还要点题,同时又是即兴……却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