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3 / 4)
在广州的时候,只是听说香家三姐妹个个貌美,只是彼时人们交口称赞的都是香家大小姐和二小姐,香芷旋更像是个不得不提一提的人而已。
而眼下香芷旋这样貌,说是倾城之姿绝不为过。
香芷旋有些累了,打算长话短说,便开门见山:“夏小姐找我何事?”
夏映凡理了理思绪,娓娓道来。
一番言语,与钱友梅方才复述的大同小异。
听到末尾,香芷旋言简意赅地给出答复:“我叔父无心功名,请淮南王放心。你想有个好出身,另辟蹊径才是。”
叔父不会将自己的身世公之于众,却也绝不会同意夏映凡顶着夏氏后人的幌子招摇过市,这一点,她确信无疑。
“可是……”夏映凡一双平静得透着凉薄的眸子终于有了情绪,“我们到底是兄妹。”
香芷旋实话实说:“他不记得你。”
“我知道,那时我太小……”
香芷旋勾了勾唇,“你姨娘卷了家财逃离夏家。”叔父没找她们算这笔账,已是仁厚。
这件事情上,她的立场是只站在叔父那一边。
叔父当初沦落到了什么地步,夏映凡可知晓?夏映凡知道自己的姨娘做过怎样的事,眼下却只是将当年种种轻描淡写地带过,让她心里很不舒服。
谁都不能因祸得福之后,就感激当初将祸事强加到自己头上的人。
叔父到了这情形,只想为她谋取一些好处。这让她感动,却一直心酸。她不想通过夏映凡得到劳什子的好处,只想让叔父心里好过一些。
毕竟,这与袭朗要通过睿王谋取好处,是不同的。
☆、128|118.5.22.111
夏映凡面色一僵,随后咬了咬唇,低下头去。她没想到,夏易辰会对香芷旋和盘托出过往种种。这样看来,淮南王说他与香芷旋情同父女,并不为过。
“可是……”她艰涩的开口,“儿不言母过,况且我姨娘到底已经去世几年。该得的报应、惩罚,我们都得到了。”
香芷旋挑眉,“这与我夏叔父有何关系?他甚至不记得你们。”
你做错了事,因果相报,当初被累得身无分文流离失所的人就该原谅你?换了她是叔父,她做不到。
“可是……”夏映凡抬了眼睑,神色笃定地看着香芷旋,“你不能为了日后着想么?迟早,我会嫁给淮南王,这几年他都未改心意,你也清楚。”
香芷旋笑开来,“来日我见到淮南王妃,自然是要低一头矮半截。眼下我肯见你,是秦家六奶奶百般说项的缘故。这是两回事,请你看清楚。”又一扯嘴角,“你为了今日得到冷遇,来日便睚眦必报,我也无话可说。”
便是能做得了淮南王妃,充其量不过是让人们看出她心胸狭窄,仅此而已。再说了,袭朗与秦明宇眼下是站在太子那边,又不是要辅佐淮南王怎样。一个藩王,还不如一个朝臣有分量。
说到底,淮南王能赖在京城到几时?
淮南王也好,夏映凡也好,都以为自己分量有多重,这一点已错了。分量重的,只有太子与睿王。只要淮南王稍稍有点儿分量,蒋修染之前也不会毫不留情地上奏折弹劾了。
而袭朗认可。
这说明什么?
在两个人眼中,如今的淮南王不过是一枚棋子,仅此而已。到最终,淮南王还不是要依着秦家、袭朗、蒋修染的意思祸水东引到睿王头上?且是不喜冒着偌大风险。
有些个金枝玉叶,还不如平民熬出头之后让人重视。 ↑返回顶部↑
而眼下香芷旋这样貌,说是倾城之姿绝不为过。
香芷旋有些累了,打算长话短说,便开门见山:“夏小姐找我何事?”
夏映凡理了理思绪,娓娓道来。
一番言语,与钱友梅方才复述的大同小异。
听到末尾,香芷旋言简意赅地给出答复:“我叔父无心功名,请淮南王放心。你想有个好出身,另辟蹊径才是。”
叔父不会将自己的身世公之于众,却也绝不会同意夏映凡顶着夏氏后人的幌子招摇过市,这一点,她确信无疑。
“可是……”夏映凡一双平静得透着凉薄的眸子终于有了情绪,“我们到底是兄妹。”
香芷旋实话实说:“他不记得你。”
“我知道,那时我太小……”
香芷旋勾了勾唇,“你姨娘卷了家财逃离夏家。”叔父没找她们算这笔账,已是仁厚。
这件事情上,她的立场是只站在叔父那一边。
叔父当初沦落到了什么地步,夏映凡可知晓?夏映凡知道自己的姨娘做过怎样的事,眼下却只是将当年种种轻描淡写地带过,让她心里很不舒服。
谁都不能因祸得福之后,就感激当初将祸事强加到自己头上的人。
叔父到了这情形,只想为她谋取一些好处。这让她感动,却一直心酸。她不想通过夏映凡得到劳什子的好处,只想让叔父心里好过一些。
毕竟,这与袭朗要通过睿王谋取好处,是不同的。
☆、128|118.5.22.111
夏映凡面色一僵,随后咬了咬唇,低下头去。她没想到,夏易辰会对香芷旋和盘托出过往种种。这样看来,淮南王说他与香芷旋情同父女,并不为过。
“可是……”她艰涩的开口,“儿不言母过,况且我姨娘到底已经去世几年。该得的报应、惩罚,我们都得到了。”
香芷旋挑眉,“这与我夏叔父有何关系?他甚至不记得你们。”
你做错了事,因果相报,当初被累得身无分文流离失所的人就该原谅你?换了她是叔父,她做不到。
“可是……”夏映凡抬了眼睑,神色笃定地看着香芷旋,“你不能为了日后着想么?迟早,我会嫁给淮南王,这几年他都未改心意,你也清楚。”
香芷旋笑开来,“来日我见到淮南王妃,自然是要低一头矮半截。眼下我肯见你,是秦家六奶奶百般说项的缘故。这是两回事,请你看清楚。”又一扯嘴角,“你为了今日得到冷遇,来日便睚眦必报,我也无话可说。”
便是能做得了淮南王妃,充其量不过是让人们看出她心胸狭窄,仅此而已。再说了,袭朗与秦明宇眼下是站在太子那边,又不是要辅佐淮南王怎样。一个藩王,还不如一个朝臣有分量。
说到底,淮南王能赖在京城到几时?
淮南王也好,夏映凡也好,都以为自己分量有多重,这一点已错了。分量重的,只有太子与睿王。只要淮南王稍稍有点儿分量,蒋修染之前也不会毫不留情地上奏折弹劾了。
而袭朗认可。
这说明什么?
在两个人眼中,如今的淮南王不过是一枚棋子,仅此而已。到最终,淮南王还不是要依着秦家、袭朗、蒋修染的意思祸水东引到睿王头上?且是不喜冒着偌大风险。
有些个金枝玉叶,还不如平民熬出头之后让人重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