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节(1 / 4)
无论是傻子还是植物人对于景娇娇来说都是苟且偷生,但是对于楼明月的区别可就是天上地下了。
宋辞敢打赌,如果她还有一个指头能动,一定会想法设法寻死脱身。
在脑海中设想了一下满身狼狈的明月夫人主动摸电门的情景,宋辞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茅八尺也不知是看不惯景宣这么对待亲妹还是急着去救人,咳嗽一声打断道:“小情,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是赶快上山吧。”
宋辞勉强收了笑意退到一边,亲眼看着老道人施展秘法将楼明月从景娇娇的驱壳中剥离出来,锁在专门炼制的法器中。
转身道别之际,她没有再提景浩的去留问题。
早在告知对方需要借着楼明月达成交易时,宋辞就与景宣说清楚了前因后果,他也应该明白被玉人点名要去的亲弟会有什么下场。
沉默,或许就是景宣给出的最好的答案。
走在半山坡,宋辞再度回首去看那道立在树下的人影,忽然觉得景家兄弟不愧是一脉相传,永远都是对别人狠过对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参考铁拐李,神仙附体都只能认命当瘸子,何况是女鬼呢~~┑( ̄Д  ̄)┍
另,还有最后一章就结束这个故事啦~~
奶豆腐,么么哒~~
第227章 12、
“程师叔!”
熬到第七天几乎死了一半的惠生起初还以为是自己日思夜想出现了幻觉, 等到老道人的一只手拍在肩头的时候才哭着喊了一声,“您怎么才回来啊?!”
茅八尺叫他的做派吓了一跳, “怎么,可是你师父那里出了什么变故?”
惠生也顾不上丢人,抱着老道人的胳膊就诉起了委屈, “您是不知道, 我们这几天过的真可谓度日如年啊!”
缺吃少用就不必说了,白天阳气盛时还好些,一到了晚间不是鬼哭就是狼嚎。
尤其是那位把李冬抓去泄恨的六姨太,也不知是吃人吃上瘾了还是故意拿人取乐, 总是拎着一截白惨惨的骨棒在院子里飘来荡去, 还时不时咬上一口磨牙。
院子里整夜整夜都是牙齿咀嚼脆骨的声音,吓得一众道人连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声。若不是还抱着一线希望等人搭救,他们早就集体抹脖子自求解脱了。
“唉,真是苦了你们了。”
茅八尺勉励安慰了惠生、惠智师兄弟几句,又与先前帮忙带路的杨宿亲口道谢后,拎起绑在布袋中的七煞镇魂碑就要去祠堂救人。
“师父,不可。”
宋辞劝住热血上头的老道人,“鬼物惯来喜欢出尔反尔, 倘若那玉人翻脸不认人,你这一去还不是送羊入虎口。倒不如让我带着楼明月去见鬼王, 有你在上面封住井口,也免得玉人有朝一日成了气候逃出益阳山去!”
茅八尺不肯答应,“要为师封住井口容易, 可是如此一来你就再无出路了,岂不是要给那鬼王陪葬?”
宋辞拉他走到一边,悄声道:“师父放心,徒儿既然敢应下差事,自然早就想到了退路!”
茅八尺好像隐约明白了什么,咬牙点头道:“师父会在祠堂等你出来!你若不来,师父宁可毁去镇魂碑也要下去救你!”
这番叫人格外耳熟的话,不知怎么就让宋辞想起了亲手抚养长大的李子,她已经失信过一次,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做同样的事。
师徒二人商量好对策就要往祠堂走,有几个胆子大的道人,譬如邹派的惠生、惠智师兄弟,还有在井口布置绳阵的杨宿便想要陪着同去,到时也好接应一二。 ↑返回顶部↑
宋辞敢打赌,如果她还有一个指头能动,一定会想法设法寻死脱身。
在脑海中设想了一下满身狼狈的明月夫人主动摸电门的情景,宋辞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茅八尺也不知是看不惯景宣这么对待亲妹还是急着去救人,咳嗽一声打断道:“小情,天色不早了,我们还是赶快上山吧。”
宋辞勉强收了笑意退到一边,亲眼看着老道人施展秘法将楼明月从景娇娇的驱壳中剥离出来,锁在专门炼制的法器中。
转身道别之际,她没有再提景浩的去留问题。
早在告知对方需要借着楼明月达成交易时,宋辞就与景宣说清楚了前因后果,他也应该明白被玉人点名要去的亲弟会有什么下场。
沉默,或许就是景宣给出的最好的答案。
走在半山坡,宋辞再度回首去看那道立在树下的人影,忽然觉得景家兄弟不愧是一脉相传,永远都是对别人狠过对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宋辞:参考铁拐李,神仙附体都只能认命当瘸子,何况是女鬼呢~~┑( ̄Д  ̄)┍
另,还有最后一章就结束这个故事啦~~
奶豆腐,么么哒~~
第227章 12、
“程师叔!”
熬到第七天几乎死了一半的惠生起初还以为是自己日思夜想出现了幻觉, 等到老道人的一只手拍在肩头的时候才哭着喊了一声,“您怎么才回来啊?!”
茅八尺叫他的做派吓了一跳, “怎么,可是你师父那里出了什么变故?”
惠生也顾不上丢人,抱着老道人的胳膊就诉起了委屈, “您是不知道, 我们这几天过的真可谓度日如年啊!”
缺吃少用就不必说了,白天阳气盛时还好些,一到了晚间不是鬼哭就是狼嚎。
尤其是那位把李冬抓去泄恨的六姨太,也不知是吃人吃上瘾了还是故意拿人取乐, 总是拎着一截白惨惨的骨棒在院子里飘来荡去, 还时不时咬上一口磨牙。
院子里整夜整夜都是牙齿咀嚼脆骨的声音,吓得一众道人连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声。若不是还抱着一线希望等人搭救,他们早就集体抹脖子自求解脱了。
“唉,真是苦了你们了。”
茅八尺勉励安慰了惠生、惠智师兄弟几句,又与先前帮忙带路的杨宿亲口道谢后,拎起绑在布袋中的七煞镇魂碑就要去祠堂救人。
“师父,不可。”
宋辞劝住热血上头的老道人,“鬼物惯来喜欢出尔反尔, 倘若那玉人翻脸不认人,你这一去还不是送羊入虎口。倒不如让我带着楼明月去见鬼王, 有你在上面封住井口,也免得玉人有朝一日成了气候逃出益阳山去!”
茅八尺不肯答应,“要为师封住井口容易, 可是如此一来你就再无出路了,岂不是要给那鬼王陪葬?”
宋辞拉他走到一边,悄声道:“师父放心,徒儿既然敢应下差事,自然早就想到了退路!”
茅八尺好像隐约明白了什么,咬牙点头道:“师父会在祠堂等你出来!你若不来,师父宁可毁去镇魂碑也要下去救你!”
这番叫人格外耳熟的话,不知怎么就让宋辞想起了亲手抚养长大的李子,她已经失信过一次,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做同样的事。
师徒二人商量好对策就要往祠堂走,有几个胆子大的道人,譬如邹派的惠生、惠智师兄弟,还有在井口布置绳阵的杨宿便想要陪着同去,到时也好接应一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