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宿打好的绳结间距为一米,宋辞清楚地记得自己已经摸过了二十几个小疙瘩,可脚下的晃动依然没有停止,这说明早她一步的搭档还未落底。
  手指的关节早已麻木,不是因为疲累,而是因为附着在井壁之内几近一指厚度的白霜。
  即使是宋辞这样有内力、佛珠护体的人都扛不住阴井的寒意,走在前面的杨宿能够一声不吭的坚持下来还真是教人惊讶。
  “两相比较,倒是让搭乘棺材灵车的茅八尺少遭了不少洋罪……”
  一面感慨着不知是好运还是歹运的老道人,一面手脚并用顺绳而下,又过了十来分钟,宋辞才听见井眼深处传来了一道落地声。
  总算等到前面的人让位,宋辞放下蹬在井壁上的双脚,嗖的一下子落到了井底。
  此时,杨宿的脸色已经和死人无异,可他还是尽量控制住打颤的牙根嘱咐道:“一会儿不论你看到什么都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去碰任何东西,明白我的意思吗?”
  见宋辞无声应下,杨宿从口袋里取出一张银色的符纸往前方一抛,就见接触到井壁的符纸立时化作一道银色的火苗,将冰封的墙壁融开了一个半人高的雪洞。
  消耗了大半法力的微弱火苗仍未熄灭,而是如同指路明灯一样飘在前方,引着二人慢慢朝着比浓墨还要幽黑的洞穴深处走去。
  洞穴与井口为相连的丁字形,随着宋辞和杨宿的渐渐深入,附着在洞穴内壁的墨色也变得由浓转淡,最终化作一片灰蒙蒙的雾气。
  到了这里,那点完成使命的银色火光终于散去,也叫两个人借着余光看清了横在面前的红漆大门。
  “这不是善家大院吗?”
  宋辞悄声问道:“咱们走来走去,怎么又回老地方了?”
  杨宿在门环上扣了三下,“不过是水中映月罢了。”
  没人应门,那两面比老宅还要高出一倍的大门就那样应声而开,露出了雕刻着帝王出巡图的照壁。
  二人绕过照壁往后一看,两排垂首肃立、分做丫鬟奴仆打扮的男女老少正静静地站在前廊下面恍如蜡塑般一动不动。
  这些人相貌衣着全然不同,唯一相似的地方便是脚尖朝下。
  “师父?”
  宋辞细细端详着那些好似刷了层白漆的脸蛋,想要从中找出茅八尺的下落。
  “程道长不在这里。”
  杨宿指着蜡像说道:“看看他们的衣服鞋面都是多少年的老古董了,只怕这些人都是善家的家仆。”
  “守在外面的是家仆,难道住在院子里的是主家?”
  宋辞从没听说过死人还教人伺候的,又不是古时喜好殉葬的年代,“总不至于当年的凶案是善家家主自导自演吧?”
  “我看未必。”
  杨宿的目光一直胶着在看似很远却又近在眼前的正院大门,快步走过去在台阶下面摆好香炉贡品,点了一根与符纸相同颜色的细香。
  做完这些他便一瞬不瞬地盯着香炉,直到冉冉升起的烟气飘进了门缝中,忽明忽暗的香火也不曾熄灭才不动声色地擦了把冷汗,步履艰难地走向闭合的大门。
  从宋辞的角度,只能看见杨宿双手触及门板时先是浑身一震,然后就像遭遇大山压顶一样塌了腰,用那双肌肉隆起的手臂缓缓推开了一条细缝。
  门缝虽然不大,却叫几乎跪在地上的杨宿狠狠松了一口气。
  宋辞不敢妄动,因为眼下正有一股极强的腥风鬼气从敞开的门脸中迎面扑来,阴吼嘶鸣。
  当诡异的气流声游荡而出时,原先垂首立在院子里的众位家仆俱都战战兢兢匍匐跪地,就连勉强稳住身形的杨宿也被吹得一个跟头滚下了台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