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客(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未曾离别,先写离思。两年已过,沉浸过往只不过是多添烦闷,何苦以笔为刀,字字诛心。
  沈秦筝放下已经写秃了尖的湖笔,向外喊道:“晏伯。”
  将军府的管家晏伯今年已经六十又一,从小看着沈寒溪长大。沈寒溪自立门户,晏伯也跟着出了秦国公府的大门。沈寒溪常年不在,晏伯常年待在国公府,自然而然的把沈秦筝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子。
  晏伯颤巍巍地走进院子里:“少爷。”
  沈秦筝:“您帮我备着一份礼,我下午好去一趟国公府。”
  晏伯欲言又止,过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把自己的想法从脑子挤出来,说道:“您……唉,您这是何苦啊。”
  一回一回的冷茶,吃的也够多了。
  将军小时候再怎么样,到底也还有长公主心疼。将军府常年缺失女主人,沈秦筝几乎是天生天养,一步一个脚印儿走到如今朝中新秀为他马首是瞻的地步,却还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国公府吃闭门羹。
  沈秦筝骤然失笑,复而又露出了一个夹杂着些许欣慰的微笑,活泼道:“三叔从陈州回来,今年除夕,您跟我一起去国公府吧。”
  晏伯愕然,紧接着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连声道:“好,好!老奴这就去准备。”
  众人正要动身,只见门口的家将来报:“少爷,礼部的韩泽韩大人来了。”
  礼部尚书韩泽,他来干什么?
  韩泽,天元帝在位时唯一一位、同时也是大梁朝开朝设立科举以来,第一位三元及第的新科状元,四品一级大员。
  梁朝三省六部权力非常大,但是品秩却不高。老皇帝把一二品都给了自家的公主、亲王以及宗室子弟,加上太子太傅,太保,辅国大将军等等,因此能在而立之年就坐上四品一级的位置,韩大人政绩斐然。
  朝中有传言称,中书令右仆射姚大人年事已高,告老还乡都摆上日程了。来接姚大人的班儿,即将入内阁接手右仆射之位的就是这位韩君池韩大人。
  沈秦筝今儿早上才从皇帝口中知道,六部之中即将右迁的,是他的大伯沈寒林。当时在一旁听的时候,他就知道李肆为了以退为进稳住旧党,终于还是在任调中书令这件事上让了一步。
  众所周知,韩大人是个“纯臣”。
  在这党同伐异的大梁朝也算是个特立独行的异类了,要不是当时三元及第的名声实在是响亮,甚至都传遍了泱泱大梁朝每一个州县的大街小巷,想必韩大人也不能像如今这样,独善其身的当一个“光杆将军”。
  今天他这是什么运道,小小一个翰林院供奉,竟然如此不和规制连着见了两位朝中大员,还是正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的两位大人。
  沈秦筝几乎已经可以遇见,本月皇帝李肆的书桌案头上,御史台“做功课”的折子就要飞雪一样叠起来了。更何况他人还在翰林院供职,过几日的翰林院“清议”,让他怎么有脸去见孟大学士。
  惨不忍睹,实在惨不忍睹。
  沈秦筝:“快请至正堂奉茶,我随后就到。”
  韩尚书此刻贸然前来拜访,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但培植党羽之事道阻且长,沈秦筝心中早就做好了十二万分的准备,倒也不是太过于慌张。
  总不至于是抛了“纯臣”的名声,跑过来拉拢他的吧!
  韩泽笑意吟吟地说:“沈大人新科问鼎,又有将门乔迁之喜。韩某平日里杂事缠身,今日才脱身前来拜访,实在是有失礼数。”
  “韩大人折煞在下,大人于我有知遇提携之恩,我时至今日都没曾登门致谢,本是没脸再见韩大人。今日还劳韩大人亲自登门,实乃秦筝之失。”沈秦筝满怀愧疚道:“不知道劳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会试评审六部各有人手参与,这个知遇提携,也算是强行有了个由头。
  韩泽放下茶碗,正色道:“沈大人贵人多忘事,韩某只能亲自前来可还记得当初殿试过后,昝太傅和你说过什么。”
  沈秦筝眼皮儿猛地一跳——
  真是来拉拢他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