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此见过他的人寥寥,倒也没承想因着这个,反而救了他一条命。
  对于他来说,淡漠的皇家人就和抛弃了他的陆家一样,让人心灰意冷到根本不想靠近,还不如那短短半月带着他东躲西藏的侍卫们来得有感情些。
  所以,他很快就适应了中年人在路上告之于他的新身份。
  只不过没承想,自己竟被托付给了沈家。
  “这个沈家,”陆野努力地回忆了一下那晚沈秦箫说的话:“就是那个最后因为燕王谋逆,举家倾覆的京城沈家么?”
  陆野叹了口气,自己这是才出龙潭又入了虎穴啊。
  秦飞霜看着这孩子年纪轻轻,却像个成年人一般的哀声叹气,不由得忍俊不禁:“常言道三岁看老,原来是这么个意思。徒儿因何叹气?”
  陆野在大学里那“风云人物”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当即显露出伤心的样子,朝着秦飞霜拱手回答:“徒儿思念家人,思之过往,又恐及来时。心中畏惧难受,是以叹气。”
  秦飞霜一听,当即心都软了。
  她觉得如此进退得宜,举止得体的一个孩子,明明乳臭未干都不能照顾自己,家中竟遭此横祸,实在是苍天不公。
  她以一颗良善之心将心比心,竟忽觉感同身受,便忍不住落下泪来:“好孩子,我既收了你为徒,又姑且算是你的三婶,咱们便是打折了骨头连着筋脉的亲人。婶娘出身江湖,家底不曾托大,倒也算上殷实。你未来义父家中,是国之肱骨。今后跟着我们,也算是有好日子了。”
  如此,便将她所知的沈秦二家的境况,一路上都告与了陆野。
  这一路上不知是不是因为敌人自以为抓到的“替代品”是真“玉石”,或是因为沈寒潭人手实在充裕,待陆野搞清了情况,他们已经从金州风平浪静地入了关,抵达了京城。
  因在城外稍作了休整,辅一抵京,秦飞霜就入了门,顺顺利利地成为了沈家的三媳妇。
  陆野自是才一进门就被带入了书房。
  书房里坐着一个老者,和两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
  老者坐在正中,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霸气。右边第一位,坐着的人文质彬彬,看着便像是个文官。
  这两人,想必便是他未来的祖父秦国公沈弘、和刚从太子少保左迁至吏部尚书的大伯沈寒林。
  右边第二位,坐着一个身量孱弱,却带着点莫名血腥气的人。
  饶是陆野已经猜到此人是谁,心中还是微微惊讶。他听郭侧妃说过大梁这个“肱骨之臣”。
  这位将军的赫赫威名远扬突厥,甚至传到了回纥一带。北方草原上那些游牧人只要见到了军旗和那只英武的头盔,无一不要退避三舍。
  没想到,那样寒光凛凛的铁甲之下,包裹得竟是一幅并不魁梧的躯体。
  这就是他未来的父亲,“国之栋梁”——朔方节度使沈寒溪。
  陆野直勾勾地打量着沈寒溪,心中正暗暗吃惊,却不曾想沈寒溪心中也是微微诧异。
  路上老三已经提前修书一封告知家里路上情况,其中特地提到了:此子早慧,异于常人,务必不敢视之为等闲三岁稚子。
  当然了,沈寒潭的原话是:“东宫那乌烟瘴气的烂泥巴沟里竟还长出了一株早慧的好苗子,倒叫郭侧妃给梁王那个废物教出来一个下九流生的好儿子,可见是件天大的功劳。”
  他本来有了心理准备,想着无非是举止得体些,带着些皇室子弟的矜持罢了。
  他们李家那些人,除了他母亲清宁长公主,就没一个能拿得出手看的,能有什么好苗子出来。
  可是这孩子明明方三岁,进门后在他三人隐隐带着下马威意味的注视下,也没有丝毫露怯;明明被皇家厌弃,寄人篱下却不见一丝谄媚。
  而且让他有种感觉,自己面前站着的,是个气定神闲的青年,而不是一个三岁幼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