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斗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秦王几乎无人可用,他尉迟恭成为秦王帐下最为骁勇最为得力的助手,如果表现优异,必将获得更多的利益,取得更好的地位,可是这一切,并不容易啊。
  一路上,尉迟恭显得十分警惕,算算距离,离永丰仓已经不足二十里,随时可能出现隋军的伏兵。尉迟恭放缓了速度,并停了下来,让士兵们恢复体力,已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数十名斥候四散开来,刺探消息,尉迟恭跳下了战马,将马槊取下,拿在手中,慢慢的抚摸着,仿佛在摸着他最心爱的女子。他在回忆,思考。不知不觉,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几名斥候狼狈地逃了回来。
  “将军,前方十里处,都是隋军的骑兵。”斥候禀告,并将沿途的遭遇详细地说了。
  原来他们一路小心翼翼查看,发现隋军并没有埋伏,但是,隋军兵马齐整,像一只拦路虎,挡在了路上。若想要救援永丰仓,必须要击败这些骑兵,不然,一切都是妄想。
  尉迟恭显得十分犹豫,如此一来,足以证明隋军早有准备,想要顺利救援永丰仓,是十分困难的。尉迟恭不敢做出决定,只得暂时停驻了下来,派人将消息传给秦王。
  李世民在两炷香后得到了消息,他不敢怠慢,立刻率领轻骑赶路,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尉迟恭的身边。
  此时,尉迟恭正从信鸽的脚下,取出一封书信,看见李世民,尉迟恭忙奔了上来,道:“秦王,永丰仓的求救书信。”
  李世民伸手接过,展开一看,是张长逊的手笔,书信里,张长逊说,隋军正在猛攻用永丰仓,如今永丰仓能战士兵已经不足三千,余下不是战死,就是受了重伤,如果援军再不到,恐怕支撑不下去了。
  书信的内容李世民早就猜到了,他一直在考虑,永丰仓该不该救?如今杨侑已经做出了准备,永丰仓四周,隋军密布,早有防备,而且多是骑兵,要想击败他们,顺利抵达永丰仓,必然要经过一番恶战,他兵力不足,若是一战不利,损失必然是巨大的。
  李世民露出犹豫之色的同时,杨侑正在和杜如晦喝茶,对于李世民的援兵,杨侑抱着的态度,十分清晰。若是李世民来援,就关门打狗。若是不来援,那么永丰仓的粮食,就是大隋的囊中之物。
  正是考虑周全,不管怎样,都对大隋十分有利,所以不管哪个结果,杨侑都能接受。
  在如此悠闲的心态下,两人都是笑意盈盈,太阳逐渐西斜,已近黄昏。
  杨侑忽然站起身来,摇摇头,道:“看来如今的李世民,已经不是那个冲动的青年。”
  杜如晦笑了笑,叹息一声,道:“他的退却,是明智的。当然,也可以说,他是有私心。”
  杨侑吩咐着独孤千山,道:“传令下去,准备收兵回营。”
  独孤千山一愣,道:“陛下,这么说,李世民不敢来了吗?”
  “有非常大的可能。”杨侑笑道。
  “喏!”独孤千山应着,下了高台,传令退兵。
  晚风吹拂,隋军收兵回营,杨侑与杜如晦一前一后,商议着军情,刚走了半个时辰,便有斥候来报,说李世民的确已经撤兵,回到了华阴。许多斥候都目睹李世民的行动。
  杨侑点头,表示明白。三军回到隋营,就地安歇。
  华阴县。李世民皱着眉头,不安地踱步。房玄龄在他身边,同样皱着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玄龄,如今如何是好?”李世民使劲摇摇头,想要将心头的不安全部抛掉似的。
  房玄龄咳嗽了一声,沉默片刻,道:“如今隋军势大,只可用奇,而不能与敌人硬拼。”
  “玄龄,你又什么好主意?”李世民眼睛一亮。
  “秦王临走之前,留下了斥候探查情况,再等等,看斥候带回来的消息,再决定下一步的路线吧。”房玄龄说着,心中不免叹息。
  李世民沉默不语,他从未如此焦虑过,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就算他心里素质再好,也难免不安焦虑。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死一般的寂静,让两人都十分难受,房间里,虽然窗子打开,可依旧十分闷热,两人的额头上,细汗密布。
  忽然,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尉迟恭带着几名斥候出现在门口,尉迟恭大声道:“秦王,有消息了。”
  “哦?”李世民和房玄龄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抬起头,又同时发出一声“哦”,带着询问的含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