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有什么未查实!?”武帝被这个消息震惊的有些心神激荡:“谢大儒以身殉城,谢氏被恶奴刁难,都是我前朝负了谢氏,那孩子可有为难之处?”
  听了这话,隐影处的老者知道谢锦秀是入了这位帝王的眼,连忙说着:“杨大儒留了谢秀才在学府中种竹子,似乎有锻炼其心性的意思,但是四月初五便是乡试,如果不能解决留籍备考的问题,谢秀才今次便会缺考!”
  “那孩子,可是十三岁?”武帝悠悠说着。
  “是的,正是十三,看杨大儒的意思,想要压一压谢秀才!”老者恭敬的说着。
  “有才之人便会出头,当时多么危难之际,此子挺身而出,可见爱国颇深,不愿大儒出丑,可谓是孝义,如此少年,如此心性,何必数压!”武帝轻声说着。
  “让礼部尚书,保举谢锦秀应试京城乡试!着京城道乡试,再加一人名额!”武帝想着不能让谢锦秀背锅,于是又加了一句加一人名额。这让老者一惊。
  武帝在位二十多年,科考加人从未有过,可见对此少年已经有所偏爱。
  “那谢学府之事?”老者心里虽然惊讶,但是声音平静。
  “查实,一经查实,恩萌后辈!”武帝这话一出,老者再次一惊,如果这事查实,那么这就是要提升谢锦秀的门第,如此一来,京城不出十年就会出一家谢家新贵。
  “诺,陛下可有其他吩咐,如无,老奴这就去办!”老者恭敬的一礼。
  这时外面传来大宦官的提醒声:“陛下,四府学老已到!”
  武帝对着身后摆手,就看着那老者嗖然消失不见。
  “快请!”
  四府学老鱼贯而入,就要给武帝见礼,武帝连忙扶起来杨老,然后就让着四人入座,这般态度,杨老愈加的淡然恭谨,纯老倒是一笑。
  曲老和罗老则是心中感慨,这就是有个好后辈的好处。
  武帝和几老寒暄片刻,便抛出来朝堂上的几个问题,一时间几老也为之难住,不是不能说,只是如何能够完美的接收丰城,这个是个问题。
  于此同时,谢锦秀终于上完了一课,私学的先生都算是谢锦秀的师伯师叔一辈,而第一课来讲学的是杨大儒的二子,杨明学,专门讲解经学,虽然听起来和纯老有些差距,但是也让谢锦秀受益匪浅。
  一下了课,杨明学一走,杨布琼和杨布铭就走到了谢锦秀的身边。
  “谢师弟,要不要我带你认下咱们的同辈!”杨布铭先开了口,早上他有些不讲义气的行为,回去没少被杨布琼说教,现在他就想要拯救一下自己在谢锦秀心中告密者的身份。
  “当然,有劳杨师兄!”谢锦秀连忙作揖谢着,自己在这里是客居,只是徒孙,但是眼前的这两可是杨大儒的嫡孙,谢锦秀在人家家里,自然是恭顺很多。
  看着谢锦秀的态度,杨布铭很开心,他觉着谢锦秀真是大气,应该没有记早上的小仇。
  于是杨布铭很开心给谢锦秀介绍学府三代们,当然这个三代是指从杨大儒开始算起来,其实在杨学府的求学之人不只是三代,有的宿老都可以追溯到五六代,但是这个私学里面的基本都是三代。
  “下午没课,咱们去后山玩吧!”杨布铭提议着,大家都有些意动。
  杨布琼想起来自己可怜的墨条,有些头疼的说着:“去倒是能去,但是要是被抓住罚字,我可是没有墨条了!”
  这话一说,几人都默了,他们自己也没有墨条了,尤其是杨布铭前天刚刚用完墨条,现在还没有去领,就是怕自家父亲知道,加倍惩罚自己。
  “难道一直都要如此么?”谢锦秀好奇,如果这样的话,真的学习就没什么意思了。
  “不是这个事情,主要是针对没有考取中举人的学府学子,如果考中了举人,那就另当别论,学府不但不会惩罚,还会给予支持,然后月例银子加倍,光是月银就有五两!”杨布琼开口说着,满是羡慕的语气。
  “可惜啊,我等连个秀才都不是,举人的话又得等好几年!每天还不是必须老实去取水!哎,何时是个头儿啊!”杨布铭戳着大家的气管子说话,让大家怒目而视力。
  谢锦秀听了倒是心中一喜,只要今年的乡试过了,自己就能够脱离苦海了,越想谢锦秀越想去学习。
  大概这就是想要脱离巨坑苦海的原因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