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化身真身(2 / 4)
……………………
……………………
去世一个工头,却捡回来当年的民工来,有时候事情就这么戏剧化,刚刚准备休息的诸人,又会聚到了会议室,谢远航匆匆赶来和大家说此人的情况,当年打架,这是其中重伤的一位,住了数月,出院后给了点赔偿就回乡了,此后丧失劳动能力,就靠在老家开个小卖部,支个小麻将场挣点生活费,十几年都没有离开过小樟村。
“就是这个人,没身份证,当时他还没到十八岁,不过x光图上,留下的编码对应上了当时登记的名字。”谢远航从医院得到了证物里,找出一份,放在灯光下,能看到是骨骼断裂的照片,手术前照的。
当年那场械斗看来够狠,但更狠的是,居然没有留下警务上的记录,你问尚健在的辖区警察,都会告诉你一句:想不起来了。个中原委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肯定是被神通广大的人物给压下去了,花钱摆平了。范承和一想这个就有气,直道着:“当年太过分了啊,这么大的事,打残了几个人,居然连立案都没有,否则那至于今天把咱们折腾的跑断腿啊。”
“当年的警务水平就那个样子,咱们就事论事吧,这个周小旦,当时在工地干什么?”高铭问。
“跟着他本家叔混,干点水泥活,他也能认出牛再山来,说是周明临时招的人,当时打架是撞着了,他和这个薛虎子,华登峰、周明几个人正好在工棚里,被堵死了,外面的跑得跑,散的散没多大伤,他们几个没跑得了,被打得厉害。”谢远航道。
“那牛再山呢?”范承和问。
“他说后来没怎么见过,在医院的时候,来过两回,不过当时他是来看华登峰的,就是这位,颅骨受伤,被摘了左眼球的这位……他记得这个人叫大华。”谢远航道。
“其他人呢?”高铭问。
“那得细找了,大部分民工都是长年不在家,顶多割麦子、过年回家一趟,全国各地的都有,这几个是留在医院还能查实,要是光记个绰号,恐怕还得费点功夫。”谢远航道。
看看时间,回中州需要两个多小时,高铭叹气道着:“他们一起等等吧,说不定会有发现。”
“津门枪案里,各个执法记录仪,以及路外监控里,摘取的面部特征要有一千多人,我想,咱们是不是碰碰运气……有时候,我们得相信运气。”尹白鸽有气无力道,实在不知道该从那儿下手了。
“好,咱们一起等等吧,我去给大家整点吃的。”谢远航道,叫着两位参案刑警,离开这里了,他似乎看出来了,这几位远道来的同行,好像有话要说,而他在有点不方便。
对了,还真有,人一走,高铭问着尹白鸽:“鸽子,咱们得做几手准备了,要一直在中州没有突破,得有预备方案啊,两地都耗上了,家里把全部技侦力量全调动起来了,看样子,一时半会出不了结果啊。”
“咱们是方向不明干劲大啊,总不能……”范承和道,刚说一半,尹白鸽愤然起身,重重一踢椅子,出去了。
高铭郁闷地看了范承和一眼,范承和无辜地摊手,这个争论没有启恤,一启恤又在大兵身上,而大兵是尹白鸽的一片逆鳞。
屋外的环境比房间里好不了多少,刑警队幽深的走廊里,处处充斥着挥之不去的潮气,夏季的闷热把这里变成了蚊虫栖身之地,不知不觉胳膊上脸上没准就会起几个大包。
不过尹白鸽没有感觉,她正站在窗口,锈迹斑斑的窗门被打开了,黑暗中你的视觉会骗你的,灯光辉煌的城市和繁星满天的夜幕几乎溶为一体,让你无从分辨,你看不清它们的界限,就像案情一样,迷雾层层又怎么看得真切?
“喂,石处,您还没睡啊?”她的电话,拔通了石景春。
电话那头,石景春关切道着:“没睡……鸽子啊,别太逼自己,警察不是全知全能的,总有漏网的,总有无法解决的悬案。”
“我知道……石处,他怎么样?”尹白鸽问。
“他还不如你,现在又快疯了,盯着那面墙在念念有词,谁也劝不住,下午精神评估的来过了,省厅心理咨询室的,想知道结果吗?”石景春问。
“说吧,能差到什么地步?”尹白鸽道,那是决定大兵今后命运的评估,她估计好不了。
“强迫性认知障碍,这是精神类疾病中的一种,也是我们职业病里一种,多发于执行特殊任务的警员,比如卧底人员,大多数通不过这个评估项目,他们代入的身份时间如果太长,又太投入,其性格和行为,会产生异常……对不起,我尽力了。”石景春道。
“我知道,他现在一定试图代入凶手的性格特征。”尹白鸽道。
“对,下午他把评估组吓住了,老是仇视地看人,跟评估的讲老子杀过几个人,怎么杀的……哎。”石景春叹气道着,那个结果恐怕是注定的,就没病,心理评估也得把他整出毛病来。
“他总是在挑战规则。不过这也正是他特殊的地方,如果没有睥睨一切的勇气,他不可能比我们走到更高一个层次上。”尹白鸽道。
“更高层次?”石景春似乎不懂了。
“对,天才和疯子,大多数时候是一体两面的,您注意休息啊石处长,我们这里再没有进展,可能就得回津门了。”尹白鸽道。 ↑返回顶部↑
……………………
去世一个工头,却捡回来当年的民工来,有时候事情就这么戏剧化,刚刚准备休息的诸人,又会聚到了会议室,谢远航匆匆赶来和大家说此人的情况,当年打架,这是其中重伤的一位,住了数月,出院后给了点赔偿就回乡了,此后丧失劳动能力,就靠在老家开个小卖部,支个小麻将场挣点生活费,十几年都没有离开过小樟村。
“就是这个人,没身份证,当时他还没到十八岁,不过x光图上,留下的编码对应上了当时登记的名字。”谢远航从医院得到了证物里,找出一份,放在灯光下,能看到是骨骼断裂的照片,手术前照的。
当年那场械斗看来够狠,但更狠的是,居然没有留下警务上的记录,你问尚健在的辖区警察,都会告诉你一句:想不起来了。个中原委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肯定是被神通广大的人物给压下去了,花钱摆平了。范承和一想这个就有气,直道着:“当年太过分了啊,这么大的事,打残了几个人,居然连立案都没有,否则那至于今天把咱们折腾的跑断腿啊。”
“当年的警务水平就那个样子,咱们就事论事吧,这个周小旦,当时在工地干什么?”高铭问。
“跟着他本家叔混,干点水泥活,他也能认出牛再山来,说是周明临时招的人,当时打架是撞着了,他和这个薛虎子,华登峰、周明几个人正好在工棚里,被堵死了,外面的跑得跑,散的散没多大伤,他们几个没跑得了,被打得厉害。”谢远航道。
“那牛再山呢?”范承和问。
“他说后来没怎么见过,在医院的时候,来过两回,不过当时他是来看华登峰的,就是这位,颅骨受伤,被摘了左眼球的这位……他记得这个人叫大华。”谢远航道。
“其他人呢?”高铭问。
“那得细找了,大部分民工都是长年不在家,顶多割麦子、过年回家一趟,全国各地的都有,这几个是留在医院还能查实,要是光记个绰号,恐怕还得费点功夫。”谢远航道。
看看时间,回中州需要两个多小时,高铭叹气道着:“他们一起等等吧,说不定会有发现。”
“津门枪案里,各个执法记录仪,以及路外监控里,摘取的面部特征要有一千多人,我想,咱们是不是碰碰运气……有时候,我们得相信运气。”尹白鸽有气无力道,实在不知道该从那儿下手了。
“好,咱们一起等等吧,我去给大家整点吃的。”谢远航道,叫着两位参案刑警,离开这里了,他似乎看出来了,这几位远道来的同行,好像有话要说,而他在有点不方便。
对了,还真有,人一走,高铭问着尹白鸽:“鸽子,咱们得做几手准备了,要一直在中州没有突破,得有预备方案啊,两地都耗上了,家里把全部技侦力量全调动起来了,看样子,一时半会出不了结果啊。”
“咱们是方向不明干劲大啊,总不能……”范承和道,刚说一半,尹白鸽愤然起身,重重一踢椅子,出去了。
高铭郁闷地看了范承和一眼,范承和无辜地摊手,这个争论没有启恤,一启恤又在大兵身上,而大兵是尹白鸽的一片逆鳞。
屋外的环境比房间里好不了多少,刑警队幽深的走廊里,处处充斥着挥之不去的潮气,夏季的闷热把这里变成了蚊虫栖身之地,不知不觉胳膊上脸上没准就会起几个大包。
不过尹白鸽没有感觉,她正站在窗口,锈迹斑斑的窗门被打开了,黑暗中你的视觉会骗你的,灯光辉煌的城市和繁星满天的夜幕几乎溶为一体,让你无从分辨,你看不清它们的界限,就像案情一样,迷雾层层又怎么看得真切?
“喂,石处,您还没睡啊?”她的电话,拔通了石景春。
电话那头,石景春关切道着:“没睡……鸽子啊,别太逼自己,警察不是全知全能的,总有漏网的,总有无法解决的悬案。”
“我知道……石处,他怎么样?”尹白鸽问。
“他还不如你,现在又快疯了,盯着那面墙在念念有词,谁也劝不住,下午精神评估的来过了,省厅心理咨询室的,想知道结果吗?”石景春问。
“说吧,能差到什么地步?”尹白鸽道,那是决定大兵今后命运的评估,她估计好不了。
“强迫性认知障碍,这是精神类疾病中的一种,也是我们职业病里一种,多发于执行特殊任务的警员,比如卧底人员,大多数通不过这个评估项目,他们代入的身份时间如果太长,又太投入,其性格和行为,会产生异常……对不起,我尽力了。”石景春道。
“我知道,他现在一定试图代入凶手的性格特征。”尹白鸽道。
“对,下午他把评估组吓住了,老是仇视地看人,跟评估的讲老子杀过几个人,怎么杀的……哎。”石景春叹气道着,那个结果恐怕是注定的,就没病,心理评估也得把他整出毛病来。
“他总是在挑战规则。不过这也正是他特殊的地方,如果没有睥睨一切的勇气,他不可能比我们走到更高一个层次上。”尹白鸽道。
“更高层次?”石景春似乎不懂了。
“对,天才和疯子,大多数时候是一体两面的,您注意休息啊石处长,我们这里再没有进展,可能就得回津门了。”尹白鸽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