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过继(2 / 3)
不说别人,就是她,心里也不舒服。
烦躁地放下手里的卷宗,凤氏揉了揉眉心。
“夫人。”大嬷嬷递上了热茶,又主动走到凤氏身后帮她揉肩。
“这种活儿让丫鬟做就是了。”
“那怎么成,丫鬟下手没个轻重,还是老奴亲自来,也放心些,夫人可是觉得舒服了些?”大嬷嬷如此谄媚,是因为她最近在凤氏身边越来越被冷落,再不加把劲儿,怕是要被打入冷宫了。
大嬷嬷心里那点算计,凤氏自然是知道的。
终归不是什么大事,她愿意亲力亲为,她看着就是。
都是跟在她身边的老人了,她也不愿意让彼此寒心,可该给的警告还是要给,不能仗着是她身边的人,就忘乎所以,为所欲为!
她需要的是得力的助手,而不是拖后腿的累赘。
慢悠悠地喝了两口茶,凤氏才像往常一般,与大嬷嬷说着糟心的事儿,“人选我到是有了,可是宣哥儿那边……”
“夫人,二爷是孝顺的,您这么做,也是为了二房,总不能让二房断后吧?再说,这孩子的亲生父母早就死了,爷爷奶奶还能活多久?夫人还怕他们将来闹事不成?”
“他们不敢,”凤氏的声音带上了威严,“全族的族人都是靠着我们定国侯府生活,那两个老不死的没那么大的底气。”
“既然这样,夫人,您还有什么担心的呢?都快是出五服的关系了,孩子三个月,父母因为意外身亡,两个老的,一个残了,一个瞎了,夫人给他们一笔银子养老,他们高兴还来不及,有什么不愿意?与孩子有关系的人都不在了,孩子又打小跟在您身边,和亲孙子没什么区别。”
“可泰哥儿那边……”
“夫人是担心三爷将来因为世子的位置与您心生嫌隙?”到底是凤氏身边的老人,一下就说中了凤氏的担心。
大嬷嬷仔细瞅了凤氏的神情,才安慰道:“夫人,二爷和三爷是双生子,关系比一般兄弟更亲厚,这是从娘胎里出来的兄弟情谊。您看,这些年二爷和三爷可曾因为什么事闹过红脸?不说别的,就是当初您与侯爷挑明了二爷将来会继承世子的位置,三爷有说过什么?三爷甚至比二爷还高兴,三爷虽然看上去纨绔,不过是因为三爷的心思没在权势上而已,三爷是个懂事,且有主见的。因为上面有个能干的二爷,所以三爷才能恣意人生,过自己喜欢的日子。老奴说句大不敬的话,若是侯府有什么危机,三爷也是能帮衬二爷,甚至独当一面的,正因为三爷知道现在的侯府一切都在侯爷、夫人和二爷的掌控之中,所以三爷才游戏人间,不操心旁的事。再说远一点……”
大嬷嬷压低了声音,接着说道:“三爷这不是还没娶妻吗?等三爷娶妻定性后,夫人您再多看看,最后做决断不是一样的吗?三爷日后有了儿子,夫人带到身边教养,若是二爷愿意,等二爷袭了爵位,再把三爷的儿子立成世子,总归是两兄弟,二爷也不会计较这些。这样,依旧是二爷将来做侯爷,三爷的儿子将来继承爵位,总之,定国侯府的将来与‘梧桐阁’没半点关系,二房也不会断了子嗣。”
被大嬷嬷这么一分析,凤氏也是眼睛一亮,“是我想岔了,被你这么一说,我才发现是我钻牛角尖了,亏得我身边还有你,总是能帮我排忧解难。”
“夫人谬赞了,为夫人排忧解难,是老奴的本分,就是老奴不说这番话,夫人也能很快想明白,夫人不过是当局者迷,为两位爷想得多了,所以才被眼前的假象困住了。”
姜还是老的辣。
大嬷嬷一番自谦的话,无形中抬高了凤氏。
瞟了一眼桌上的卷宗,凤氏说道:“通知族里一声,让他们明儿过来,我有事要说。”
乔藴曦这边得知凤氏的打算,已经是族里来人的时候。
因为事关重大,凤氏把定国侯府三房的人都叫齐了,除了在边关的顾瑾臻,侯府的人都坐在花厅里,与族里的族长和长辈们呈对垒的架势。
直到凤氏开口,乔藴曦才知道她的目的。
不过,这是二房的事,她就是一旁听的。
而顾氏族里对此事也没多大意见,凤氏愿意帮忙养族里的人,他们高兴还来不及,为什么要拒绝?
而且,族里的人想得很深远。
日后,若是这孩子长大了,继承爵位,那他们要好处的时候,更理直气壮了。
毕竟那孩子不是定国侯府的人,他们好拿捏。 ↑返回顶部↑
烦躁地放下手里的卷宗,凤氏揉了揉眉心。
“夫人。”大嬷嬷递上了热茶,又主动走到凤氏身后帮她揉肩。
“这种活儿让丫鬟做就是了。”
“那怎么成,丫鬟下手没个轻重,还是老奴亲自来,也放心些,夫人可是觉得舒服了些?”大嬷嬷如此谄媚,是因为她最近在凤氏身边越来越被冷落,再不加把劲儿,怕是要被打入冷宫了。
大嬷嬷心里那点算计,凤氏自然是知道的。
终归不是什么大事,她愿意亲力亲为,她看着就是。
都是跟在她身边的老人了,她也不愿意让彼此寒心,可该给的警告还是要给,不能仗着是她身边的人,就忘乎所以,为所欲为!
她需要的是得力的助手,而不是拖后腿的累赘。
慢悠悠地喝了两口茶,凤氏才像往常一般,与大嬷嬷说着糟心的事儿,“人选我到是有了,可是宣哥儿那边……”
“夫人,二爷是孝顺的,您这么做,也是为了二房,总不能让二房断后吧?再说,这孩子的亲生父母早就死了,爷爷奶奶还能活多久?夫人还怕他们将来闹事不成?”
“他们不敢,”凤氏的声音带上了威严,“全族的族人都是靠着我们定国侯府生活,那两个老不死的没那么大的底气。”
“既然这样,夫人,您还有什么担心的呢?都快是出五服的关系了,孩子三个月,父母因为意外身亡,两个老的,一个残了,一个瞎了,夫人给他们一笔银子养老,他们高兴还来不及,有什么不愿意?与孩子有关系的人都不在了,孩子又打小跟在您身边,和亲孙子没什么区别。”
“可泰哥儿那边……”
“夫人是担心三爷将来因为世子的位置与您心生嫌隙?”到底是凤氏身边的老人,一下就说中了凤氏的担心。
大嬷嬷仔细瞅了凤氏的神情,才安慰道:“夫人,二爷和三爷是双生子,关系比一般兄弟更亲厚,这是从娘胎里出来的兄弟情谊。您看,这些年二爷和三爷可曾因为什么事闹过红脸?不说别的,就是当初您与侯爷挑明了二爷将来会继承世子的位置,三爷有说过什么?三爷甚至比二爷还高兴,三爷虽然看上去纨绔,不过是因为三爷的心思没在权势上而已,三爷是个懂事,且有主见的。因为上面有个能干的二爷,所以三爷才能恣意人生,过自己喜欢的日子。老奴说句大不敬的话,若是侯府有什么危机,三爷也是能帮衬二爷,甚至独当一面的,正因为三爷知道现在的侯府一切都在侯爷、夫人和二爷的掌控之中,所以三爷才游戏人间,不操心旁的事。再说远一点……”
大嬷嬷压低了声音,接着说道:“三爷这不是还没娶妻吗?等三爷娶妻定性后,夫人您再多看看,最后做决断不是一样的吗?三爷日后有了儿子,夫人带到身边教养,若是二爷愿意,等二爷袭了爵位,再把三爷的儿子立成世子,总归是两兄弟,二爷也不会计较这些。这样,依旧是二爷将来做侯爷,三爷的儿子将来继承爵位,总之,定国侯府的将来与‘梧桐阁’没半点关系,二房也不会断了子嗣。”
被大嬷嬷这么一分析,凤氏也是眼睛一亮,“是我想岔了,被你这么一说,我才发现是我钻牛角尖了,亏得我身边还有你,总是能帮我排忧解难。”
“夫人谬赞了,为夫人排忧解难,是老奴的本分,就是老奴不说这番话,夫人也能很快想明白,夫人不过是当局者迷,为两位爷想得多了,所以才被眼前的假象困住了。”
姜还是老的辣。
大嬷嬷一番自谦的话,无形中抬高了凤氏。
瞟了一眼桌上的卷宗,凤氏说道:“通知族里一声,让他们明儿过来,我有事要说。”
乔藴曦这边得知凤氏的打算,已经是族里来人的时候。
因为事关重大,凤氏把定国侯府三房的人都叫齐了,除了在边关的顾瑾臻,侯府的人都坐在花厅里,与族里的族长和长辈们呈对垒的架势。
直到凤氏开口,乔藴曦才知道她的目的。
不过,这是二房的事,她就是一旁听的。
而顾氏族里对此事也没多大意见,凤氏愿意帮忙养族里的人,他们高兴还来不及,为什么要拒绝?
而且,族里的人想得很深远。
日后,若是这孩子长大了,继承爵位,那他们要好处的时候,更理直气壮了。
毕竟那孩子不是定国侯府的人,他们好拿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