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先来者,先得(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强没有因为这个数据,仅仅比世界水平高了不到半分之一,而有所不满。
  他知道,硅晶体太阳能转换率本身就不高,其理论数据就无法超过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二十八点五,已经非常接近于理论极限,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之高,完全值得自豪!
  他心思有些恍惚,就没有听清叶超下面的说明。
  不过,这些单晶硅、多晶硅,以及非晶硅太阳能的转换效率都有限。而且这些平面太阳能板的成本普遍很高,并不具有实用价值,不是他准备用作能源开发的重点。
  “……为了防止阳光反射,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我们对晶片表面进行了钝化处理……”叶超不查老板的心思不在这里,还在滔滔不绝。
  萧强保持着微笑,一点也没有催促的意思。
  这些成绩虽然不是他所需要的,但这都是研究人员,十数年如一日,埋头科研的成果。哪怕是鼓励,他也要用最专注的表情,向这些科技工作者们。表达衷心的赞赏。
  科学家也不是只会孤芳自赏,他们同样渴望荣耀,渴望别人的理解。
  叶超偶尔抬起头来,看到萧强一幅听得津津有味地表情,情绪更加高涨。手舞足蹈,对每一个研究项目,都进行了极为详尽的说明。
  “……聚光太阳能电池,同样是我们最早开展的研究方向之一,而成绩也非常喜人……”叶超打开了一个演示文档,这是经过超级计算机演算,做出的数据模型。
  叶超他们平时研究,都是直接看相关数据。为了让萧强有一个更直观地感受。他打开了动画演示效果。
  萧强一下打起了精神,真正全神贯注地听他说明。
  “聚光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就是这一款,”鼠标指着一款太阳能电池模型。
  这是一个正方形的电池板,上面是连成整体地聚光透镜,每个透镜直径四十厘米。下方则是一层合金膜。在透镜聚焦的位置,嵌放着一个个数毫米大小的单晶硅片。
  在合金膜下方,是一个体积很大的散热装置。
  “我们采用的聚焦透镜,分别为一百倍、五百倍、一千倍三种。都是公司提供的国外特制镜片。清晰度高,聚焦性能十分突出。现在一千倍这种聚光太阳能电池,在三平米采光面积上阵列了十六个聚光太阳能电池片。在转换率没有太大提升的情况下,同样光照强度,在理想条件下。可以达到八百瓦的电力输出。相比较于现在平板太阳能电池每平方最好一百五十瓦地输出,提升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由于采用了很大的降温设备,也无法运用于普通家庭。”
  萧强默默地听着。这时忍不住问道:“聚光多结太阳能电池呢?”
  叶超不慌不忙地切换到下一个演示,说道:“萧总,这就是聚光多结太阳能电池。因为采用了多层合金,离子注入技术,在同样两百毫米的厚度上,一共堆积了三层太阳能转化层。分别可以吸收可见太阳光、不可见红外光线,和紫外线三种不同的太阳能输出。转换效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九,很
  突破百分之四十的现代技术瓶颈。
  同样采用一千倍聚焦,三平方米阵列太阳能板,电力输出可以达到四点二千瓦。一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发电厂,可以提供一百万零五千千瓦/时地电力供应。如果有十万平方公里,全部开辟用作太阳能足可以供应全国的电力需求!”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站了起来,指着萧强办公室上的地图,兴奋不已。
  “我国西北地区,有着大量的荒原沙漠,这些地方完全可以开辟作为太阳能电厂使用。在西北地区,降雨稀少,日照时间长达每年三千小时,强度高,是非常理想地太阳能电厂的建设地。”
  萧强笑了起来:“十万平方公里!那我问一下,这三平方米的聚光多结太阳能电池,价格是多少?”
  叶超语塞,犹如正在高潮时,被人强行中止,愣了半天,才叹了口气。
  现在普通平板式太阳能电池,每平方的价格是三千五百元。
  这种特制的聚光太阳能电池片,其成本是普通太阳能电池晶片地一百多倍!
  虽然一个太阳能电池组上,所用的电池晶片不大,但总价依然不低于上万。从发电成本来说是降低了,从总体投入来说,却反而增加了。
  以这个成本计算,一平方公里的太阳能电站建设,就需要投入二十五亿人民币!
  公司再有钱,也无法承担这样高昂地建设成本。国家也不可能,为这么大一笔开支买单。
  也就是说,技术上,聚光多结太阳能电池,完全达到了实用的能力。但由于制造难度大,只能由实验室,极小规模的制造,普及,则还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