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谢谢(4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不用像现代计算机发展一样,要经过几十年摸索,才能研制成功。
  或许,只要再过十年、二十年,人们就有能力,制作出符合人们要求的微型光脑。
  萧强就向所有研究人员,传递了一份文件。
  这份文件是情报中心从寰宇往上,截取的一份电子邮件。
  在这个电子邮件中,一个在美国的克萨斯州奥斯汀大学的科学家,向他在另外一所大学工作的同学,提到一个现象。
  他说,他们曾经无意中,从大肠杆菌中,制造出了纳米晶体。
  大肠杆菌因为容易培养和操作,因此被大量运用于科学实验。在某次试验中,他们曾经无意中,在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倾倒了化溶液。在科学家准备清理玻璃器皿的时候,他们突发奇想,又往里面添加了硫化~
  结果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离子和硫离子都被大肠杆菌所吸收,并在它们体内产生了反应,从而生成了硫化的纳米晶体,每个晶体只有两到五纳米。
  当时实验室的所有人都为此感到惊奇,重复了这个试验。都得到相同地结果。
  从试验中可知,每个大肠杆菌都能产生出一万个纳米晶体。
  那个教授在给同学的电子邮件中感叹道:“要是能够制造出更大的晶体,我们就能对其操作,制作出光子芯片所需要的光晶体管。可是我们经过上百次试验,还是没能明白,是什么因素影响着晶体生成大小的,更谈不上控制其生长。”
  萧强传递给他们的那份文件,在项目组成员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的确,就像那个教授所言。要是大肠杆菌生成的晶体足够大,他们就能对其加工,以大批量制造出符合需要地光晶体管。
  如果这个教授所说属实,那他算是为所有的项目组研究人员,开出了一条新路。
  欧宏博当场就想回到实验室,将这个实验重做一次,看看是否能得到这个结果。要是试验成功,那他们可以利用操作原子核的技术。对如此微小的晶体进行加工,生产出第一个微型光晶体管。
  萧强希望他们做的工作,就是这个。
  制作一批微型的光晶体管、二极管,就为制造光处理器,奠定了基础。
  他可以帮助,提供制造芯片所需的上亿个微型光晶体管、二极管。
  但是,让他们纯手工,将上亿微型光元器件安装到位。无异于要他们的命!没有一个人,可以微操作,完成这项艰巨地工作。
  萧强设想的是。由项目组完成主要功能电路的制作,再由他进行大批量重组,最后交给实验室进行集成。
  当然,这个工作也近乎于不可能完成,但至少比当前看不到一点希望。要好得多。
  他所说的第二个设想,是关于光存储。
  这个设想,还来自于这次研制光电混合处理器。偶然所得。
  在制作成功的光电混合处理器中,集成在处理器中的内存,采用了多级缓冲的形式来设置。
  其实,多极缓冲内存,早已被英特尔和寰宇公司的国腾芯片所采用。
  之所以采用多级缓冲,就是因为集成在处理器中地内存速度快,而主板内存等其他设备
  ,从而引起速度不匹配。
  通过多级缓冲,将处理器缓存的速度,降低到和外存同样,使之正常运行,这就是多级缓冲的目地。
  萧强就从这个缓冲中,得到灵感。
  他在这次会议上,所说的就是他从中,引发出来的一个设想:用缓冲的方式,来实现光暂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