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初甄理自信满满,觉得自己还年轻,即使错了也能缓过劲儿来,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表面上的确是缓过劲儿来了,但伤痛已经埋进了骨头里,时时会隐隐作痛。
  甄理对苏格格发怒,多少是含着恼羞成怒的成分的。
  她被隋遇冷待,被隋遇忽略,一路走过来的尴尬和丢脸,苏格格都是见证人。
  谁也没办法和见证过自己最难堪一面的人再继续走下去。
  这样的朋友,走到今日的地步,以前甄理不懂反省自己的错误,可如今在连续失去隋遇、苏格格、郝若三个至关重要的人之后,甄理不得不开始思考,也许一直有问题的那个人都是她自己。
  所以她害人害己,最后还伤害了郝若。
  甄理叹息一声,在心里默念郝若的名字,那是她的救命稻草,却被她拖着稻草一起沉入了水底。
  她不仅把自己的人生搅得一团糟,还祸害了郝若。
  如今想起来,当初怎么就愚蠢成了那样呢?她明知道不应该接受郝若的表白的,却怀着侥幸心,结果是伤人伤己。
  如果不是她不经意间流露的嫌弃,郝若不会诚惶诚恐,也不会疑神疑鬼,完全没了自信。
  他以前多爱笑啊,可是自从他们恋爱之后,甄理每次看到郝若的笑,都是一种讨好的笑。
  虽然甄理并不认为男女恋爱一定要发生关系,可是她明白,她一直的拒绝其实伤透了郝若的自尊心。
  她何德何能可以站在高处俯视郝若?就因为她漂亮一点儿?瘦一点儿?
  都不是,她之所以有资格,不过是因为郝若愿意站在山下仰望她而已。
  想起郝若,甄理就内疚得心痛。她凭什么那么去伤害他?凭什么把她在隋遇那里受到的伤害用郝若的爱情去疗伤?
  隋遇,隋遇,这个名字甄理总是不想去面对。
  因为一面对,就有纷至沓来的自责和反省。
  其实那段感情里她自己又何尝没有错误。
  如果不是她从没考虑过跟着隋遇去美国,他在纪录片那件事上就不会做出那种选择。她甚至连谈都不愿意跟他谈,就直接判了他死刑。
  有时候夜深人静时,甄理也会问自己,既然隋遇都愿意向她求婚,那么当初如果他们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他是否也愿意为她回到中国?
  可既然爱情和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为什么她不愿意选择自己去牺牲而成全隋遇呢?
  撇开纪录片的事情不谈,在隋遇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对她都是包容。
  甚至他也真如他所言的,他爱她,只是爱得不那么多,不那么够而已。
  可甄理当初恨他,就恰恰是这“不够”二字。
  以前不懂事的时候,以为最让人受伤的是不爱,如今经历过那种感情之后,才发现,不够爱才伤人最深。让人想走却不舍得,不走却又留下不。
  一直煎熬,直到把心里最后的爱情也熬干了。
  现在甄理却又问自己,她是不是也同样爱得瞻前顾后,爱得有条件?
  爱得不够?
  所以隋遇才替她断了后路?
  这样的行为当然不值得鼓励,可所有事情都是有原因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