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2 / 3)
若放在从前,皇帝不痛不痒地申饬两句,此事便过去了。
然而,秦悯屏息凝神,听得帝王道:“朕却觉得,朕老了。”
秦悯一惊。
皇帝没有注意到秦悯发白的脸色,他看向窗外。
时值初秋,庭院内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叶片边缘渐渐染霜。
“朕若是不老,怎么会无端端地想到以前的事情,”皇帝的视线落在那片已经开始发灰的叶子上,“朕看见季承宁,就忍不住想起他,想起他娘。”
陛下说谁,季季季,季琅吗?
秦悯如坠冰窟,他哪里敢出声,深深叩首,只盼着陛下回忆从前的兴致能赶快下去。
“阿琅初次建功立业时和他的年岁差不多,一般的眉眼,一般的倔。”皇帝轻声道。
也,一般地忠心耿耿。
可当年对他那般忠诚的季氏兄妹,到最后,怎么数年不肯回京,纵然回京,也如普通君臣一般,虚与委蛇呢?
皇帝眉眼中闪过一抹戾气,不冷不热地道:“你说,当年之事……”
他顿住,秦悯心跳如擂鼓,他自然知道这话是皇帝留给他接的,只觉帝王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好似索命的闸刀。
他嘴里发苦,脑子转的飞快,义正词严:“都怪蛮人狡诈,致使陛下痛失爱将,如今又频频骚扰我地方,实在该死!”
皇帝收回视线。
是啊。
若非他们,阿琅不会死,阿琛也不会因此失去正大光明的身份,更不会为阿琅的死怨怼他,如果没有那群蛮夷,他和阿琅、阿琛还会是至交好友,一生一世也不曾改。
“阿琅的仇,朕安排给她儿子去报,”皇帝笑道:“阿琅若泉下有知,想必也会十分欣慰感激的。”
第113章 仿佛只要季承宁在,就……
季承宁虽不知崔杳与皇帝有何过节,然表妹每每提起帝王时那种冷淡不屑,甚至,夹杂着厌恶的态度,令他不由得心惊。
季承宁匆匆回到官署,他大步进入书房,门被从身后嘎吱一声关上。
正在批阅公文的人抬头,朝他露出了一个极温和的笑容,不等笑着说一句回来了,季承宁已到了他身后,一把搂住了他的腰。
力气用得很重。
崔杳能感受到,这双手臂在颤抖。
于是他轻轻放下笔,手压在季承宁的手背上,偏头柔声道:“怎么了?”
下一刻,他听见季承宁沙哑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皇帝此举是想以你为筹码牵制我,是我连累你,阿杳。”
喉结滚得飞快,软骨擦磨。
季承宁几乎尝到了几分血腥味。
这种受制于人,为案板鱼肉的日子……手指忍不住收紧,嘎吱作响。
此言既出,房中寂静了几秒。 ↑返回顶部↑
然而,秦悯屏息凝神,听得帝王道:“朕却觉得,朕老了。”
秦悯一惊。
皇帝没有注意到秦悯发白的脸色,他看向窗外。
时值初秋,庭院内郁郁葱葱的梧桐树叶片边缘渐渐染霜。
“朕若是不老,怎么会无端端地想到以前的事情,”皇帝的视线落在那片已经开始发灰的叶子上,“朕看见季承宁,就忍不住想起他,想起他娘。”
陛下说谁,季季季,季琅吗?
秦悯如坠冰窟,他哪里敢出声,深深叩首,只盼着陛下回忆从前的兴致能赶快下去。
“阿琅初次建功立业时和他的年岁差不多,一般的眉眼,一般的倔。”皇帝轻声道。
也,一般地忠心耿耿。
可当年对他那般忠诚的季氏兄妹,到最后,怎么数年不肯回京,纵然回京,也如普通君臣一般,虚与委蛇呢?
皇帝眉眼中闪过一抹戾气,不冷不热地道:“你说,当年之事……”
他顿住,秦悯心跳如擂鼓,他自然知道这话是皇帝留给他接的,只觉帝王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好似索命的闸刀。
他嘴里发苦,脑子转的飞快,义正词严:“都怪蛮人狡诈,致使陛下痛失爱将,如今又频频骚扰我地方,实在该死!”
皇帝收回视线。
是啊。
若非他们,阿琅不会死,阿琛也不会因此失去正大光明的身份,更不会为阿琅的死怨怼他,如果没有那群蛮夷,他和阿琅、阿琛还会是至交好友,一生一世也不曾改。
“阿琅的仇,朕安排给她儿子去报,”皇帝笑道:“阿琅若泉下有知,想必也会十分欣慰感激的。”
第113章 仿佛只要季承宁在,就……
季承宁虽不知崔杳与皇帝有何过节,然表妹每每提起帝王时那种冷淡不屑,甚至,夹杂着厌恶的态度,令他不由得心惊。
季承宁匆匆回到官署,他大步进入书房,门被从身后嘎吱一声关上。
正在批阅公文的人抬头,朝他露出了一个极温和的笑容,不等笑着说一句回来了,季承宁已到了他身后,一把搂住了他的腰。
力气用得很重。
崔杳能感受到,这双手臂在颤抖。
于是他轻轻放下笔,手压在季承宁的手背上,偏头柔声道:“怎么了?”
下一刻,他听见季承宁沙哑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皇帝此举是想以你为筹码牵制我,是我连累你,阿杳。”
喉结滚得飞快,软骨擦磨。
季承宁几乎尝到了几分血腥味。
这种受制于人,为案板鱼肉的日子……手指忍不住收紧,嘎吱作响。
此言既出,房中寂静了几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