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1 / 3)
他说完便走,出了门就对身旁的太监道:“准备鸩酒,里面的人一个也不能放走。今天的事一个字也不能传出去。还有,速速派人去城外打探冒充皇子的人,找到后就地处决,越快越好。”
太监脸上闪过一丝阴狠,笑了笑,道:“遵命。咱家这就去办。”
不多时,太监准备了酒肉进门,边给大臣们倒酒,边悄悄塞给每个人一丸丹药,示意他们不要声张,先吃药丸再喝酒。
被困殿里的十几位大人,竟然没有惊慌,也没质疑眼前这个太监。
齐锦祥更是面无表情,药丸一吃,酒一喝,直接往地上一倒。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他能不干脆么?就在几日前,他收到了儿子齐佑的信。
要知道,在眼下这个政权交叠之际,在他正犹豫不决之时,儿子齐佑的这封信,可谓是替他拨开了云雾。信中儿子细说了九殿下如何仁厚,如何在冷宫中与高家哥儿一同搭救了自己。又劝他要看清时局,如今九殿下有镇南将军相助,三十万大军,个个骁勇善战,而且对九殿下极其忠心。九殿下趁势崛起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赵熨不过是个小人,根本不是对手。现下,殿下有一条计策,需要他配合。
齐锦祥考虑了一晚,决定搏一搏。于是,他紧急召集了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上演了这一出金銮叫阵的戏码,如今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
至少看赵熨连鸩酒都用上来,应该是已经被逼上了绝路,否则以他善于和稀泥的个性,恐怕也不会兵行险着,直取大臣性命。
穆忠脸上带着面具,揣手立在门口。他面上阴狠至极,眼底却藏着好笑。他看着十几位大臣倒在地上,立刻挥手。站在他身后的两排小太监立刻涌入大殿,用麻袋套在诸官身上,放进大木箱里,运出了宫。
这件事在宫里没有引起一丁点注意,可是运尸车才出宫门,还没穿过神武大街,就在路中央和一辆马车撞到了一起。运尸车被撞翻,尸体全都掉到了地上,那一张张官员的脸,立刻引发满街百姓的尖叫!
“杀人啦!杀人啦!大官人都被杀啦!”百姓们尖叫着四散逃窜,边跑边喊,很快全城就都知道了。
这宣传效果比穆忠预计的还要好。但穆忠是个精益求精的人,所以,翻车的那一刻,他立刻抱着脑袋边逃窜,边大喊:“不关我的事,我是奉赵国舅之命行事。”
好家伙,不到两刻钟,全程百姓都知道赵国舅杀了大臣。
这还了得,京城直接炸开了锅。
流言蜚语嘛,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快京里就开始传,赵国舅杀了大臣要篡位了。
没多久,赵熨在宫里就收到了消息,他气得抄起茶盏一把掼在地上。
哗啦一声,瓷片四溅,破碎的茶盏好似当下的时局,留在赵熨面前的只剩最后一条路——武力解决。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他没有退路,好在他手里还有兵符。
永寿宫大火的那个晚上,他去看了妹妹赵呈兰。
他说:“花寻带着三十万镇南军杀到了京城,要为跟她斗了一辈子的林彩英讨个说法。现在能替你出头的人,只有你哥我,所以,把兵符给我吧?呈兰,你想想小时候,哪一次你受了委屈,不是哥哥替你讨回来?”
他那躺在床上已经动不了的妹妹,冷冷地看着他,竟然开口问了句:“都给你了,我还有命活吗?”
他笑呵呵地说:“当然。”你不活着,我上哪儿再找一块这么好用的挡箭牌呢?
赵呈兰之后说了很多,甚至声嘶力竭,他却只听见了一个方位……一个盒子……
那天他如愿以偿在一个盒子里找到了兵符。他拿起来就走,没回头,也没看那个不能动的女人一眼。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亲情血脉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
赵呈兰望着兄长离去的背影,眼泪自眼角滑落。
祭天大典那天发生的事根本不经细想。因为处处都是漫不经心的敷衍,像把她当成傻子一样在糊弄。可当今天下,能让她如此不设防的人,也只有亲哥赵熨一个。
她之所以被定在这张床上动不了,全是赵熨的手笔。
赵呈兰的心一直在呕血。 ↑返回顶部↑
太监脸上闪过一丝阴狠,笑了笑,道:“遵命。咱家这就去办。”
不多时,太监准备了酒肉进门,边给大臣们倒酒,边悄悄塞给每个人一丸丹药,示意他们不要声张,先吃药丸再喝酒。
被困殿里的十几位大人,竟然没有惊慌,也没质疑眼前这个太监。
齐锦祥更是面无表情,药丸一吃,酒一喝,直接往地上一倒。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他能不干脆么?就在几日前,他收到了儿子齐佑的信。
要知道,在眼下这个政权交叠之际,在他正犹豫不决之时,儿子齐佑的这封信,可谓是替他拨开了云雾。信中儿子细说了九殿下如何仁厚,如何在冷宫中与高家哥儿一同搭救了自己。又劝他要看清时局,如今九殿下有镇南将军相助,三十万大军,个个骁勇善战,而且对九殿下极其忠心。九殿下趁势崛起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赵熨不过是个小人,根本不是对手。现下,殿下有一条计策,需要他配合。
齐锦祥考虑了一晚,决定搏一搏。于是,他紧急召集了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上演了这一出金銮叫阵的戏码,如今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
至少看赵熨连鸩酒都用上来,应该是已经被逼上了绝路,否则以他善于和稀泥的个性,恐怕也不会兵行险着,直取大臣性命。
穆忠脸上带着面具,揣手立在门口。他面上阴狠至极,眼底却藏着好笑。他看着十几位大臣倒在地上,立刻挥手。站在他身后的两排小太监立刻涌入大殿,用麻袋套在诸官身上,放进大木箱里,运出了宫。
这件事在宫里没有引起一丁点注意,可是运尸车才出宫门,还没穿过神武大街,就在路中央和一辆马车撞到了一起。运尸车被撞翻,尸体全都掉到了地上,那一张张官员的脸,立刻引发满街百姓的尖叫!
“杀人啦!杀人啦!大官人都被杀啦!”百姓们尖叫着四散逃窜,边跑边喊,很快全城就都知道了。
这宣传效果比穆忠预计的还要好。但穆忠是个精益求精的人,所以,翻车的那一刻,他立刻抱着脑袋边逃窜,边大喊:“不关我的事,我是奉赵国舅之命行事。”
好家伙,不到两刻钟,全程百姓都知道赵国舅杀了大臣。
这还了得,京城直接炸开了锅。
流言蜚语嘛,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快京里就开始传,赵国舅杀了大臣要篡位了。
没多久,赵熨在宫里就收到了消息,他气得抄起茶盏一把掼在地上。
哗啦一声,瓷片四溅,破碎的茶盏好似当下的时局,留在赵熨面前的只剩最后一条路——武力解决。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他没有退路,好在他手里还有兵符。
永寿宫大火的那个晚上,他去看了妹妹赵呈兰。
他说:“花寻带着三十万镇南军杀到了京城,要为跟她斗了一辈子的林彩英讨个说法。现在能替你出头的人,只有你哥我,所以,把兵符给我吧?呈兰,你想想小时候,哪一次你受了委屈,不是哥哥替你讨回来?”
他那躺在床上已经动不了的妹妹,冷冷地看着他,竟然开口问了句:“都给你了,我还有命活吗?”
他笑呵呵地说:“当然。”你不活着,我上哪儿再找一块这么好用的挡箭牌呢?
赵呈兰之后说了很多,甚至声嘶力竭,他却只听见了一个方位……一个盒子……
那天他如愿以偿在一个盒子里找到了兵符。他拿起来就走,没回头,也没看那个不能动的女人一眼。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亲情血脉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
赵呈兰望着兄长离去的背影,眼泪自眼角滑落。
祭天大典那天发生的事根本不经细想。因为处处都是漫不经心的敷衍,像把她当成傻子一样在糊弄。可当今天下,能让她如此不设防的人,也只有亲哥赵熨一个。
她之所以被定在这张床上动不了,全是赵熨的手笔。
赵呈兰的心一直在呕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