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85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泰来答道:“皇上以国士待我,我自然拼尽全力报效大明。
  这十数年来,若无我林泰来,大明国库还能剩多少可用之银?
  若无我林泰来,大明官军还能有几多熟悉战阵之兵?
  若无我林泰来,大明能否有边镇安宁、四海宾服之气象?
  若无我林泰来,朝廷官吏可会兴起崇尚实务、杜绝空谈之风气?
  我林泰来虽然贡献微薄,但是对皇上、对朝廷、对大明问心无愧!”
  陈太监差点哑口无言,从功绩角度来说,近二十年来真没有人能和林泰来比贡献。
  于是陈太监只能说:“贡献大小并不是逼宫的依据!”
  林泰来解释道:“近十几年来,据皇上自述,经常出现头昏、目眩、牙疼、胸闷、气短、腿软、足痛等种种症状,动辄休养数十日。
  间或还有上火、发烧、寒毒等现象,大病小病时时发作。
  圣体如此频繁多病,终年无休无止,对处理国事极为不利。
  按照祖宗规矩,当天子因出征、患病等情况无法正常处理国事时,可由太子代为监国。”
  陈太监无语,其实很多症状都是万历皇帝为了搪塞外朝,扯犊子虚构的,结果被你林泰来拿来当成“自证”了?
  这算什么?大回旋镖?先前万历皇帝编造病历的时候,绝对想不到还有今日。
  林泰来劝道:“昨日皇上病中口述诏旨,其中也有命太子监国之内容,何不因势利导?
  如今太子年满二十,已经真正成年,又经过七八年教导,足可承担大任。
  我等臣子今日前来,便是请求将诏书落实,确认太子监国。
  从此以后,繁重国事由太子承担,而皇上可在深宫静养圣体,岂不两全其美哉?”
  连代表皇帝出来的陈太监都被说服了,感觉很有道理的样子。
  彻底摆烂的万历皇帝静养、太子监国理事,应该是最符合当前实际情况、当前对大明最为有利的体制了。
  王安也凑上来,对老主子陈太监说:“太子殿下弱势,多年来朝不保夕、枕席难安,非监国不足以自保!”
  陈太监思索了一会儿后,对林泰来道:“你随我进去,先觐见圣母娘娘,求得圣母支持才好行事。”
  足足一个时辰后,林泰来和陈太监再次从启祥宫出来,出现在大臣们面前。
  而后陈太监向大臣们宣布了几条旨意:“其一、昨日诏书可以颁发下去,不再收回,今后以太子为监国。
  其二,护国公、东阁大学士林泰来增加一项新任命,为总理外国事务大臣,允许在苏州开府。新衙门每年向内库进贡三十万两。
  其三,皇三子福王暂时留居京师,不必就藩。”
  部院大臣们听到这几道旨意,仍然像是在做梦,不敢想象他们今日面对皇权居然逼宫成功。
  摆烂了十几年的万历皇帝总算半隐退了,从今天开始实行太子监国体制,万历朝第四个十年居然是这样展开的。
  正常情况下,只要皇权撒起赖,大臣们是一点实质性办法也没有的。
  林泰来带领着他们,可真是干了一件破天荒的大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