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王适安嘴角轻翘,我在阿昭心中有那般厉害?
  项羽之勇武,自古武人无不向往。
  王适安本就没生气,只是不解崔衍昭刚才的反应,此刻被崔衍昭用来和力能扛鼎的楚霸王比较,心情很好。
  阿昭果然是早就倾慕他的勇武,才在他自李楚回国后百般筹谋。
  王适安搂住崔衍昭腰身,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1听闻阿昭对长城念念不忘,燕夏破后,我带阿昭亲登长城。
  崔衍昭:
  倒也没有念念不忘,他买票去过,心愿早就实现了。
  但他不是那种扫兴的人,而且扫王适安的兴致应该很危险。
  崔衍昭脑中自然而然浮现出王适安冷笑着说安敢败我之兴?并一刀刺下的场景。
  他心里一抖,乖巧地递了递怀中的崔析,别忘了孩子。
  王适安瞥见一脸懵懂的崔析。
  想到崔衍昭现在说话三句不离崔析,王适安对崔析恨铁不成钢,怎么还不长大?
  *
  谢珉要来的消息这段时间传遍了邺城。
  邺城的世家早就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谢珉的光辉事迹,如今俱是高度紧张。
  清风至,尘飞扬。他如今来了,我等又要后退让位了。
  -----------------------
  作者有话说:1.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第118章 改革
  谢云织这段时间无时不在思考怎样早日从夏国脱身, 也在催促此番作为使主的王清想办法。
  可王清总是不配合,哪怕她提出了方案。
  这天,谢云织再度劝说:王令君与太原王氏同出一脉, 若请求他们向夏帝美言, 必有回响。
  虽然大家普遍觉得卫衍有病, 难以捉摸,但在夏国这段时间,她还是总结出了卫衍的行事规律
  相对鲜卑勋贵,北方汉人士族能得到卫衍更多的耐心。
  比如卫衍对于犯错的士族很少杀之而后快, 常见的只是把人叫到面前揍一顿。换成勋贵就很容易被当众打杀。
  这大约和勋贵出身,代表勋贵利益的陆太后不支持卫衍登基有关。
  而且让太原王氏帮助他们,看在同是士族的份上,太原王氏肯定也是愿意的。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同源,当年衣冠南渡, 太原王氏同样随晋廷南下。不发生意外的话, 太原王氏此后会在江南发展。
  只不过他们得罪了刘裕。
  士族看不起布衣,这是很普遍的事,但布衣并非永远都是布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