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第176节(2 / 4)
一位妇人拿起一件棉衣,羡慕道:“你们大安人当真不缺衣服穿,这样好的衣服,只是有些旧了, 竟就不要了。”
对此齐良只是笑了笑。“都是陛下政策好。”
随着纺织作坊越开越多, 棉布的价格一直在稳步下降,听说只要工部的两位技术员将蒸汽机制出来, 布匹的产量还会大大增加。
到时候,除了洼食以外, 供应给其他几个国家也足够了。
另一位妇人也拿起一件带补丁的童装, 说道:“大安人手真巧,连补丁都打得这么合适。”
郭寒正在收钱,余光瞥见隔壁有一对年轻夫妇牵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 看起来只有三四岁,脸色很不好看。两人一边说话,一边朝她这边看。
“你说,把她卖到牙行能换几个钱?”
“不知道能换多少,应该够给咱家儿子换件衣裳穿。孩子如今大了,以前那件衣服已经烂得不成样子,怎么穿?”
郭寒这才注意到,他们身上的衣服已破旧得不成样子,小女孩身上也只松松垮垮地挂着一块破布。
一旁的妇人见他们望过去,便解释道:“西平一直缺布,一件衣服能传祖孙三代呢……”
齐良与郭寒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
大安强盛起来,五更天需要的人手只多不少。如今有了土豆和红薯,卖儿卖女的人已比从前少了许多。
齐良和郭寒用一件打了补丁的童装,换回了这个小女孩。
小女孩瘦得皮包骨头,眼神中只剩下麻木。
选好衣服的妇人看了看隔壁那对拿着一件衣服欢天喜地的夫妇,略显担心地问道:“不知二位买这小女郎回大安是要做什么?是当做奴婢呢……还是?”
齐良语气客气礼貌:“我们主家需要很多从小培养的家奴,这样才忠心。遇到这样可怜的孩子,我们都会带回去。”
妇人听了这话,才放心了些,望向小女孩的目光多了几分柔和:“能被你们带走,也算是她的福气。想来大安的日子,应当要好过很多。”
郭寒一边收拾剩下的衣服,一边说道:“大安也是新帝登基以后,日子才渐渐好起来的。若还是原来的皇帝,我们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
妇人遗憾地笑了笑:“只当我们西平人运气差了些。”
齐良和郭寒将小女孩暂时托付给这位妇人照看,等卖完衣服再来接人。
此处是郭寒和齐良特地打听过的。他们来西平卖旧衣服,不止为打听情报,更要散播一些关于大安的正面言论。
对普通百姓,就说大安减税、开设作坊工厂、粮食危机已大大缓解。
对家境尚可的中产之家,则说大安的学堂办得好,做官的公务考试也十分公正。
齐良与郭寒并不指望这些消息能立竿见影。他们要的是通过时间发酵,在西平百姓心中埋下种子。
这样等几年后收复西平时,就能在舆论上占据高地。
齐良和郭寒卖完衣服,牵着瘦弱的小女孩与大部队会合。
其他人见状,嫌弃道:“你们上哪儿弄了个小女郎?这瘦的……”
“你们二人这是何意?”
齐良回道:“路过见到可怜,就用一件衣服换了。正好带回家当个家生奴婢。钱我们会补上的。”
“行行行,先回去吧。” ↑返回顶部↑
对此齐良只是笑了笑。“都是陛下政策好。”
随着纺织作坊越开越多, 棉布的价格一直在稳步下降,听说只要工部的两位技术员将蒸汽机制出来, 布匹的产量还会大大增加。
到时候,除了洼食以外, 供应给其他几个国家也足够了。
另一位妇人也拿起一件带补丁的童装, 说道:“大安人手真巧,连补丁都打得这么合适。”
郭寒正在收钱,余光瞥见隔壁有一对年轻夫妇牵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 看起来只有三四岁,脸色很不好看。两人一边说话,一边朝她这边看。
“你说,把她卖到牙行能换几个钱?”
“不知道能换多少,应该够给咱家儿子换件衣裳穿。孩子如今大了,以前那件衣服已经烂得不成样子,怎么穿?”
郭寒这才注意到,他们身上的衣服已破旧得不成样子,小女孩身上也只松松垮垮地挂着一块破布。
一旁的妇人见他们望过去,便解释道:“西平一直缺布,一件衣服能传祖孙三代呢……”
齐良与郭寒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
大安强盛起来,五更天需要的人手只多不少。如今有了土豆和红薯,卖儿卖女的人已比从前少了许多。
齐良和郭寒用一件打了补丁的童装,换回了这个小女孩。
小女孩瘦得皮包骨头,眼神中只剩下麻木。
选好衣服的妇人看了看隔壁那对拿着一件衣服欢天喜地的夫妇,略显担心地问道:“不知二位买这小女郎回大安是要做什么?是当做奴婢呢……还是?”
齐良语气客气礼貌:“我们主家需要很多从小培养的家奴,这样才忠心。遇到这样可怜的孩子,我们都会带回去。”
妇人听了这话,才放心了些,望向小女孩的目光多了几分柔和:“能被你们带走,也算是她的福气。想来大安的日子,应当要好过很多。”
郭寒一边收拾剩下的衣服,一边说道:“大安也是新帝登基以后,日子才渐渐好起来的。若还是原来的皇帝,我们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
妇人遗憾地笑了笑:“只当我们西平人运气差了些。”
齐良和郭寒将小女孩暂时托付给这位妇人照看,等卖完衣服再来接人。
此处是郭寒和齐良特地打听过的。他们来西平卖旧衣服,不止为打听情报,更要散播一些关于大安的正面言论。
对普通百姓,就说大安减税、开设作坊工厂、粮食危机已大大缓解。
对家境尚可的中产之家,则说大安的学堂办得好,做官的公务考试也十分公正。
齐良与郭寒并不指望这些消息能立竿见影。他们要的是通过时间发酵,在西平百姓心中埋下种子。
这样等几年后收复西平时,就能在舆论上占据高地。
齐良和郭寒卖完衣服,牵着瘦弱的小女孩与大部队会合。
其他人见状,嫌弃道:“你们上哪儿弄了个小女郎?这瘦的……”
“你们二人这是何意?”
齐良回道:“路过见到可怜,就用一件衣服换了。正好带回家当个家生奴婢。钱我们会补上的。”
“行行行,先回去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