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来了个卖蛋糕的军属小姐姐[年代] 第24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面不远处的一棵银杏树下,有穿着棉白衬衫的男同学在吹着口琴。
  旁边围了一群满脸陶醉的学子们。
  明香一边吃着食堂味道还不错的饭菜,一边感受着这样人文气息满满的氛围,不禁扬起脑袋,望着天空,慢慢地扯开嘴角。
  她原本就早已引起尤其学子们的注意。
  忽然现出这副模样,更是引起骚动。
  有着让人无法不在意的、娇好面容的女子,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温和,柔软,淡定的气息。
  路过的学子们不禁频频侧目,悄悄打听着这到底是哪个学院的学生。
  在清大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晚上,明香去会见了明花外语系的同学们。
  和聪明人对话总是很开心的,尤其是刚开放高考没几年,这种国家级名校里的首批大学生。
  有些人在这样的时候考上大学,要么就是本身家教很不一般,要么就是目光长远又睿智努力。
  这些人非常有理想抱负,对未来也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明香很是欣赏。
  然而谈话到尾声,她有些懊恼地发现,这些天之骄子和从前的那些一样,更向往后世所谓的体制内的生活。
  比起挣钱,他们更喜欢在机关里步步高升,以施展报国的报复。
  明香于是给他们深刻地分析了一下国家目前的政策,论证目前替国家增加财富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报国手法。
  他们中有几个人动摇了,但很少有人能够冲破时代的偏见。
  他们告诉明香自己需要回去再想想。
  明香非常理解他们的这种想法,也不勉强。
  他们也都很敬佩明香,都主动留了联系方式。
  明香于是收获了许多清大好友。
  明花知道姐姐来一趟就是为了寻找外语易人才的。
  可现在,眼见着她就要空手而归,明花非常焦虑。
  明香笑着,大手一挥:“多大点儿事,你别内疚,姐有的是办法。”
  第二天,明香便把自己在京市的负责人叫过来,着手办起“明香甜艺对外贸易人才培训班”来。
  她用人才不拘一格、独辟蹊径。
  不规定学历,不看家世,对于性别和外貌也不做要求,甚至连年龄都无条件放松。
  只要有语言天分又性格外向抗压的,都可以过来报名。
  如果对数字特别敏感,或有一定的经商经验的,会算加分项。
  一旦录取,公司负责制定后面的所有培训以及出国计划,工资给到让人咋舌的程度,甚至许诺业绩到达一定程度,就可以加入公司经营管理团队。
  于是没过多久,培训就转了起来。
  又过了不到半年,明香已经有一批属于自己的、商业素养国内无可匹敌的“外交官”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