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47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彼得·舒尔茨耸了耸肩,说道。
  陶轩之瞬间反应过来了。
  皱着眉头说道:「你的意思是七月的确产生了意识?人工智能的意识?机器意识?」
  彼得·舒尔茨摇了摇头,严肃的答道:「我不知道。我连刚刚乔喻介绍的那些元数学基本概念都没完全吃透。所以我判断不出来。
  这只是一种感觉。如果要严谨的证明,起码得先弄明白那套元数学体系,天知道这需要多少时间。当然我觉得就算完全理解了元数学,想要考证这个问题也很难。」
  陶轩之沉默。
  好吧,他也没完全理解那些概念。
  比如价值流行的伦理框架所包含的非绝对性、可纠错性、意识约束原理,
  用价值扩散方程的最大值原理来保证行为有界,同时利用主纤维丛跟模态群构造校正思维路径·—
  乔喻讲述的时候用的是理所当然的语气,但当深思的时候瞬间决策然后进行价值判定是否具备意识形态,很难单纯从数学上进行考量。
  所以这一点他很认同彼得·舒尔茨的判断。
  就算他们已经完全理解了元数学的基本框架,但让他们去思考机器是否具备了数学赋予的意识,依然是很艰难的过程。
  这一点上陶轩之觉得乔喻也用了取巧的办法。直接在数学上给意识下了一个定义。
  按照乔喻给的定义,如果机器具备了连续变化的情境中瞬间寻找伦理最优解的动态能力,就可以被认定为具备了意识,
  当然这个意识跟人类的意识是否存在区别,陶轩之突然觉得他这辈子可能都无法证明了。
  于是再开口时,陶轩之直接换了话题。
  「你什么时候回波恩?回去之前打算跟乔教授见上一面吗?我觉得面对面的聊聊,大概能帮助我们了解七月的情况。」
  彼得·舒尔茨点了点头,答道:「我也是这么考虑的,所以还没订返程机票。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去跟他讨论一番。如果能够说服乔教授让我们也能试用七月就更好了。」
  陶轩之点了点头。
  能够辅助乔喻证明bsd猜想,甚至夸口证明过程完美无暇的人工智能,他的确也很想能试着用一下。
  好吧,肯定不止是他们两个人,全世界的数学家大概都想能试用一番。
  给它提供现成的经过验证的工具,就有可能给出证明思路并完善证明过程的人工智能助手,绝对是数学家最完美的助手,没有之一。
  就在两位世界顶级数学家沟通的时候,网络上同样已经炸锅了。
  诚然,这次数学报告会虽然乔喻并没有邀请媒体,也没有搞什么对外直播这种事情。
  但这毕竟是个网络时代。哪怕是数学家同样是网络的参与者之一。
  就好像陶轩之就特别喜欢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研究。
  别的数学家大都也会有自己的x、脸书、tiktok、博客、微博、抖乐又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互联网账号。
  更别提还有很多国内外的数学大佬带了自己的学生来参加这次报告会。
  对于这些年轻一代的学生而言,这些社交软件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之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