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2 / 3)
“当然,你们快将他放下来,别伤到他。”白朝驹道。
黄巫医的双脚在离地许久后,终于回到了地面。他大口喘着粗气,对白朝驹连连跪拜:
“感谢太子殿下救命之恩,感谢太子殿下救命之恩……”
“快快起来。”白朝驹扶起他,迫不及待问道:“巫医怎么没回永江。”
“我回过永江了。”巫医道,“我可是将你那位小友,平平安安送到了周回春的医馆里。”
“如此甚好。”白朝驹脸上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黄巫医接着道:“是那小友非要我回来,说太子孤身在外不安全,要我帮忙照顾你。若是受了伤,我也能看看。”
“是他叫你回来的?”白朝驹惊讶地睁大眼,他没想到,公冶明还这么记挂自己。
“他身上的煨虫已经没事了?”白朝驹赶忙又问道。
“没事了,就算有事,周回春也能治好他。殿下您可不知道,那日种下煨虫后,他差点就走火入魔了,还是周回春给他通的脉。”黄巫医道。
白朝驹也说不出怎么回事,觉得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却又有些空荡荡,一种名为落寞的东西将空的部分填满了。
他只能喃喃道:“甚好,甚好,我这就叫人给巫医安排住处。”
说罢,他又走进了提督府。
梁曲正愁眉苦脸地坐在桌前,手里搓着一份急报。这急报是刚刚送到的,上头写着:
徽宁大军正在江边集结,即将大举进攻洪广。
第229章 天门渡6 佯装撤退,诱敌至江边,我来……
长江北岸, 密密麻麻的战船正在集结。
据徽宁提督钟尚所言,皇上正四处派兵镇压洪广叛军。徽宁虽不像豫南和赣西那般和洪广大面积接壤,可毕竟也在洪广边上, 不论如何,得出一份力。
这出力的活送到了兴州卫指挥使头上。兴州卫离长江最近,加上指挥使刚刚立下清剿山海卫的功劳, 对镇压叛军的事磨拳擦掌。
“杨均是个不错的小伙子, 杨家后继有人了。”钟尚夸赞道。
“钟将军,兴许他是因为舅舅叛乱的事,不想受到牵连,才如此卖力。”徽宁总督熊康建道。
“熊大人所言不无道理, 但如今正值用人之际, 杨均虽然年少,却从小刻苦研习兵法,又随孟赫雅将军学习过,实属难得的将才,定能出其不意,大破叛军。”
晨雾还没散去,徽宁的船动了。此时拂晓还未来临, 昏沉的夜色笼罩着宽阔的江面, 这些船只排成两列,往洪广缓缓驶去。
船队驶过一道河曲, 远远便见到一个破败的码头。码头是乱石砌的,周围依江而建一排瓦屋,只剩断壁残垣,四面漏风,一看便知许久无人居住。
码头上停着几艘渔船, 大抵是当地村民的,漆黑得排在江面上。
士兵们瞭望着码头上的渔船,跃跃欲试地调着炮口。咔咔的声响吸引了杨均的注意,他喝道:
“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开火!”
“将军,我们只是试试炮好不好使。”士兵嬉皮笑脸地看着他,似是不把这个年轻的将领放在眼里。
“试炮也不应当瞄准渔民的船!”杨均喝道。
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脚下的甲板震荡起来。杨均慌忙稳住身体,大喝道:“是谁不听命令?” ↑返回顶部↑
黄巫医的双脚在离地许久后,终于回到了地面。他大口喘着粗气,对白朝驹连连跪拜:
“感谢太子殿下救命之恩,感谢太子殿下救命之恩……”
“快快起来。”白朝驹扶起他,迫不及待问道:“巫医怎么没回永江。”
“我回过永江了。”巫医道,“我可是将你那位小友,平平安安送到了周回春的医馆里。”
“如此甚好。”白朝驹脸上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黄巫医接着道:“是那小友非要我回来,说太子孤身在外不安全,要我帮忙照顾你。若是受了伤,我也能看看。”
“是他叫你回来的?”白朝驹惊讶地睁大眼,他没想到,公冶明还这么记挂自己。
“他身上的煨虫已经没事了?”白朝驹赶忙又问道。
“没事了,就算有事,周回春也能治好他。殿下您可不知道,那日种下煨虫后,他差点就走火入魔了,还是周回春给他通的脉。”黄巫医道。
白朝驹也说不出怎么回事,觉得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却又有些空荡荡,一种名为落寞的东西将空的部分填满了。
他只能喃喃道:“甚好,甚好,我这就叫人给巫医安排住处。”
说罢,他又走进了提督府。
梁曲正愁眉苦脸地坐在桌前,手里搓着一份急报。这急报是刚刚送到的,上头写着:
徽宁大军正在江边集结,即将大举进攻洪广。
第229章 天门渡6 佯装撤退,诱敌至江边,我来……
长江北岸, 密密麻麻的战船正在集结。
据徽宁提督钟尚所言,皇上正四处派兵镇压洪广叛军。徽宁虽不像豫南和赣西那般和洪广大面积接壤,可毕竟也在洪广边上, 不论如何,得出一份力。
这出力的活送到了兴州卫指挥使头上。兴州卫离长江最近,加上指挥使刚刚立下清剿山海卫的功劳, 对镇压叛军的事磨拳擦掌。
“杨均是个不错的小伙子, 杨家后继有人了。”钟尚夸赞道。
“钟将军,兴许他是因为舅舅叛乱的事,不想受到牵连,才如此卖力。”徽宁总督熊康建道。
“熊大人所言不无道理, 但如今正值用人之际, 杨均虽然年少,却从小刻苦研习兵法,又随孟赫雅将军学习过,实属难得的将才,定能出其不意,大破叛军。”
晨雾还没散去,徽宁的船动了。此时拂晓还未来临, 昏沉的夜色笼罩着宽阔的江面, 这些船只排成两列,往洪广缓缓驶去。
船队驶过一道河曲, 远远便见到一个破败的码头。码头是乱石砌的,周围依江而建一排瓦屋,只剩断壁残垣,四面漏风,一看便知许久无人居住。
码头上停着几艘渔船, 大抵是当地村民的,漆黑得排在江面上。
士兵们瞭望着码头上的渔船,跃跃欲试地调着炮口。咔咔的声响吸引了杨均的注意,他喝道:
“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开火!”
“将军,我们只是试试炮好不好使。”士兵嬉皮笑脸地看着他,似是不把这个年轻的将领放在眼里。
“试炮也不应当瞄准渔民的船!”杨均喝道。
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一声震耳欲聋的炮响,脚下的甲板震荡起来。杨均慌忙稳住身体,大喝道:“是谁不听命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