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谢大爷。”左丹雪接过了口袋和钱,这桩生意就算做成了。
  左丹雪把橘子剥了,自己吃了一瓣,很甜,就塞了一小瓣给小女孩吃了:“你们这的橘子好甜啊,明年我们来早一点,橘子熟的季节过了收橘子。”
  “要的要的!”老奶奶一脸慈祥的笑,“到时候我们家的橘子都卖给你,不卖给那些收水果的。”
  几个人一起动手,把要带的货物给放在了车上。
  这一家三口给亲人送的东西不算很重,不过种类还挺多。
  一袋子红薯干,一泡沫箱裹得严严实实的鸡蛋,放在红薯干里面的几颗艰难保存下来的橘子,还有一些和马戏团这两天在这个村子里收到的山货一样品种的野生干菜,干蘑菇什么的。
  这里的设定好像有一点奇怪,因为是在京城附近拍的,略微光秃的树、房屋的建筑、产出的山货都像是北方。
  但是演员的口音、小村子被群山环绕还有产橘子这点却像是南方。
  这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一重,演员们的口音其实都是乱的,说不清到底是哪个地区的口音。
  这也是为了展现一个主旨,这一家人的亲情是到处都通用的,不管是哪个地方的乡村人家,总会有外出打工的劳动力,遇上节假日的时候,不管是因为无奈,还是因为节假日有三倍薪水而不能回家,家人们对于对方的爱和思念这种人类珍贵的情感都是共通的。
  刚才老爷爷抓红薯干分给左丹雪的时候,带出来几根红薯干掉在地上,金毛被放松了警惕,从左丹雪身后挤了出来,和口蘑一狗捡起一根红薯干嚼了起来。
  刚放好他们的东西,马戏团又继续收拾行李,这时候越来越多人凑过来了。
  都是村里的老人,看见了马戏团给捎东西,纷纷带了自己想要带给在京城打工的亲人的东西过来了。
  不是所有人的孩子过年都不回家,所以各家带的东西有多有少。
  左丹雪和梁丽雯对视一眼,双双叹气。
  左丹雪劝道:“都带吧,反正要去京城了,顺路赚点,应该够油费了。”
  “成,我跟你爸说一声。”梁丽雯也是叹息。
  两人继续帮着村民们把货物搬上车,大包的收一百块,中等大小的收五十,要是只有一小提,那就收二十块钱。
  上车下车搬了半天,等人群都散去以后,车队里的几个男人也回来了。
  本来父亲还抱怨妻子和女儿太心软了,改道去京城,不麻烦吗?
  不过当左丹雪把钱都摊开来数了一遍以后,他立刻闭嘴了。
  就这一会儿,竟然收到了一千多块钱!
  他们表演一晚上的马戏,三十块钱一张票,那才将将赚到两千。
  其实这些留守老人和小孩没有想象中贫穷,他们的子女和父母在外面打工,收入其实挺高的,如果够节省,住在工厂宿舍,吃工厂食堂,一个月说不定能省下来万把块钱。
  在农村又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米吃自己种的,菜也是自己种的,只有些肉油要自己买,打工的人寄回来的钱都可以省下,老人们比较宠孩子,三十块钱一场的马戏还是愿意出的。
  “赚这么多?”父亲搓着手里的钱,叼了根手卷烟在嘴里,“我们多停一天,看看还有没有人要带东西,明天我们往隔壁村去,闺女,写个大牌子,就在咱们那个马戏的牌子后头写,就写捎物进京!”
  作者有话说:这种大巴车,我初中之前我们县城有直通深圳的,方便南下打工x
  不记得是今天去明天回还是两辆车一直倒腾了,反正早上出发傍晚能到。每到夏天,我妈就会托售票员从深圳带荔枝来,哪怕加上运费也比本地买的划算,还新鲜,都是刚刚树上摘下来就卖了,当天就能到我手上,比后来网上买的还要新鲜。我每周都跟我妈去车站接荔枝,回来路上就吃了一挂了。
  好怀念,后来这趟车停运了,我就再也没吃过新鲜荔枝。
  第197章 24岁,你卖咖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