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3)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相信你可以护好雍州的。”姜蔓枝笑着道。
“你和李庭聿以后真的不再见面了吗?”花玉容将心底的疑惑问出。
姜蔓枝顿了一下道:“他说他会来找我,我信他。”
姜蔓枝跨骑上马,道:“阿姊,咱们江湖再见了。”
“江湖再见!”
姜蔓枝星夜赶程,跋山涉水,终于到了江州。
她离开家乡已经快七年了,真是恍若隔世,昨日已死。
姜蔓枝孤身一人乘着一片轻舟,烟波浩渺,她横穿绿水春波,终于到了寒山寺。
她扣响门扉,过了片刻门才被“吱呀”一声打开,木门像是与世隔绝了许久,堪堪才被姜蔓枝强行拉回人世。
不是她熟悉的人,是一个老尼,那老尼轻起丹唇道:“姑娘请回吧,她不见客。”
“你知道我要找到是谁。”姜蔓枝疑惑道。
老尼道:“是谁又有什么所谓呢,既是出家人,前尘往事都已了结。”
姜蔓枝茫然,是啊,她来此处是要做什么呢,带回来她大仇得报的好消息,还是想像曾经那般和姜婼促膝长谈。
怕是都不能了,过去的一切都已逝去,再不能回头。
“我想看看故人是否安好。”姜蔓枝换了个不扰她入红尘的看客说辞。
“了净她一切都好。”老尼道。
姜蔓枝心下了然,她释然一笑,与老尼道别下山。
姜蔓枝又踏上那叶扁舟,了无牵挂的回了山的对岸。
春来冬又去,姜蔓枝在江州一呆就是十年,这十年偶尔会传来远方故人的消息,方士召四处行医,美名遍传四方,齐昀向皇上请辞下放地方去探察民情寻找治国良策,李庭聿定期向她送书信,每月一封家书,倾吐思念顺便讲讲植儿的近况。
有时候看着这些书信仿佛这些人就在身边。
这十年姜蔓枝偶尔远行,回到自己的宁安侯府写上几篇游记。
这些游记又寄往京城,李庭聿会对她的文采进行评价,点评是多议论少抒情,姜蔓枝对他的点评不置可否,两个人在信中还会拌几句嘴,蔓枝嘲笑他的书信毫无逻辑章法,上一秒还化用诗词捻酸着对她倾吐思念,后一秒就头疼起朝政大事了,梦到哪句写哪句。
有一会两人吵架,互通书信便互通了小半年,后来李庭聿服软道歉说自己早就知错了,可这书信传的太慢了,上半年两人在信里水火难容,下半年又重新浓情蜜意起来。
姜蔓枝很少直接说她思念李庭聿,有一会她夜间睡不着觉,当机立断又写了一封信补在刚送出的那封后面,内容概述一下就是,很想你,想立刻见到你的脸。
于是下一月李庭聿就寄来一封自己的画像,当然没过几日他本人也来了,两人就在江州厮混了三天三夜。
每逢年底的时候,李庭聿还会带着李净植一起去江州,姜蔓枝看着他一年比一年成熟,曾经那个会埋在她怀里哭鼻子的小孩已经不见了。
十年,两人就这样断断续续的走过来了,直到京城的书信停了连续三月,姜蔓枝才察觉到不对劲。
往年也有耽搁家书传递的情况,但从没有这一次耽误的久。
姜蔓枝心中不安,于是第二天,国丧的消息便传到了江州。
她攥着那封急报,指尖泛白,心口抽痛,曾经哪句“我会去找你的食言”瞬间拧成绳结勒的她喘不过气。 ↑返回顶部↑
“你和李庭聿以后真的不再见面了吗?”花玉容将心底的疑惑问出。
姜蔓枝顿了一下道:“他说他会来找我,我信他。”
姜蔓枝跨骑上马,道:“阿姊,咱们江湖再见了。”
“江湖再见!”
姜蔓枝星夜赶程,跋山涉水,终于到了江州。
她离开家乡已经快七年了,真是恍若隔世,昨日已死。
姜蔓枝孤身一人乘着一片轻舟,烟波浩渺,她横穿绿水春波,终于到了寒山寺。
她扣响门扉,过了片刻门才被“吱呀”一声打开,木门像是与世隔绝了许久,堪堪才被姜蔓枝强行拉回人世。
不是她熟悉的人,是一个老尼,那老尼轻起丹唇道:“姑娘请回吧,她不见客。”
“你知道我要找到是谁。”姜蔓枝疑惑道。
老尼道:“是谁又有什么所谓呢,既是出家人,前尘往事都已了结。”
姜蔓枝茫然,是啊,她来此处是要做什么呢,带回来她大仇得报的好消息,还是想像曾经那般和姜婼促膝长谈。
怕是都不能了,过去的一切都已逝去,再不能回头。
“我想看看故人是否安好。”姜蔓枝换了个不扰她入红尘的看客说辞。
“了净她一切都好。”老尼道。
姜蔓枝心下了然,她释然一笑,与老尼道别下山。
姜蔓枝又踏上那叶扁舟,了无牵挂的回了山的对岸。
春来冬又去,姜蔓枝在江州一呆就是十年,这十年偶尔会传来远方故人的消息,方士召四处行医,美名遍传四方,齐昀向皇上请辞下放地方去探察民情寻找治国良策,李庭聿定期向她送书信,每月一封家书,倾吐思念顺便讲讲植儿的近况。
有时候看着这些书信仿佛这些人就在身边。
这十年姜蔓枝偶尔远行,回到自己的宁安侯府写上几篇游记。
这些游记又寄往京城,李庭聿会对她的文采进行评价,点评是多议论少抒情,姜蔓枝对他的点评不置可否,两个人在信中还会拌几句嘴,蔓枝嘲笑他的书信毫无逻辑章法,上一秒还化用诗词捻酸着对她倾吐思念,后一秒就头疼起朝政大事了,梦到哪句写哪句。
有一会两人吵架,互通书信便互通了小半年,后来李庭聿服软道歉说自己早就知错了,可这书信传的太慢了,上半年两人在信里水火难容,下半年又重新浓情蜜意起来。
姜蔓枝很少直接说她思念李庭聿,有一会她夜间睡不着觉,当机立断又写了一封信补在刚送出的那封后面,内容概述一下就是,很想你,想立刻见到你的脸。
于是下一月李庭聿就寄来一封自己的画像,当然没过几日他本人也来了,两人就在江州厮混了三天三夜。
每逢年底的时候,李庭聿还会带着李净植一起去江州,姜蔓枝看着他一年比一年成熟,曾经那个会埋在她怀里哭鼻子的小孩已经不见了。
十年,两人就这样断断续续的走过来了,直到京城的书信停了连续三月,姜蔓枝才察觉到不对劲。
往年也有耽搁家书传递的情况,但从没有这一次耽误的久。
姜蔓枝心中不安,于是第二天,国丧的消息便传到了江州。
她攥着那封急报,指尖泛白,心口抽痛,曾经哪句“我会去找你的食言”瞬间拧成绳结勒的她喘不过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