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1 / 3)
季胥也摇了手,叫她们回去,别送了。
因官署没有给他们这种小官养马的地方,所以是五福驾车送她去的,这个时辰,渭桥头上已经有了攒动的人影,一路进了长安城深处,更是人声喧阗。
正因宫殿是方正的格局,又占据城内大部分面积,所以这里的街道,都是笔直笔直的。
他们从清明门进的城内,一路沿着香室街向深走,这条街处在明光宫和长乐宫的夹道上,两边都是高大的宫墙,没有市井百姓居住,要庄严许多。
直走了五六里远,才出了这两扇宫墙。
这会儿太阳也出来了,照在南北走向的章台大街上,这里又是北宫和长乐宫的夹道。
沿着章台街向南走了三四里,右拐进了稾街,一路向西,还路过了蛮夷邸,这才到了少府的官署门前。
到了这里,五福就不能再进了,季胥将沉甸甸的包袱背了下来,拿着小黄门给的竹碟。
上面写了少府膳食局何年何月何日请她做为官庖,有点类似于聘书。
看守的小吏看了竹碟,查了她的包袱,只见里头都是些寻常衣物、被褥、吃食等,没有夹带什么禁物,便放她进去了。
季胥也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从前扣在掖庭做宫奴,借调来少府帮忙,曾经进过这里,和记忆里的没有多大变化,不过有些地砖和墙上的石灰翻新了。
里头各局各署,按职能划分,凭着记忆,加上门口小吏指了大概的路,她找到了牌匾写有膳食局的大门。
这里同样有门吏,见她没有按秩次穿一色的官服,穿的常服,盘问了她的来历,才知道是新来的庖人,看了她竹碟上的写的去处,说:
“饼饵室……你是花膳人手下的官庖。”
带她去了,这膳食局,里头有太官、汤官、导官三令三丞,兼有各式的室监、园监,如凌室监、太官园监等。
凌室是储冰的,据说那里一年四季寒冰不断;
太官园则收集了天底下的珍禽走兽,还有各样的果树蔬菜,据说那里有西域移植来的葡萄、石榴,就连岭南的龙眼、荔枝、枇杷,也有尝试移植到那里的,不过种不种活,季胥不清楚。
能肯定的是,里头会昼夜燃烧炭火来生温气,因此冬天也能种出韭菜,这些都是整个膳食局的食材,许多是市面上买不着的,想到这些,季胥心里不禁盼着了。
跟随小吏到了厨室,只见这里比她两个家还大,这整片都是属于汤官令管辖的。
也许因为季胥在收容所时擅长做羹,又给太医令做过髓饼,所以把她举荐在了汤官这里。
这里头,又按用途分为四个室,门上牌子分别写了:
饼饵、果蔬、酒浆、羹汤。
季胥具体被分在了饼饵室,路过羹汤室时,听见那里的膳人叫道:
“王胡子呢!王胡子呢?”
王胡子和她不在一处,是羹汤室的庖人,瘟疫过去后,便回到这里当差了。
“花膳人,你的人来了。”
小吏到了饼饵室,向内叫道。
膳人,官级要比庖人更高一级,属于二百石,月俸有四十斛,手下领有庖人、厨婢等;
季胥所做的庖人则是比二百石,月俸三十斛;
厨婢是少府的官奴,不属于官吏,没有秩次,但也有月俸,更少些。 ↑返回顶部↑
因官署没有给他们这种小官养马的地方,所以是五福驾车送她去的,这个时辰,渭桥头上已经有了攒动的人影,一路进了长安城深处,更是人声喧阗。
正因宫殿是方正的格局,又占据城内大部分面积,所以这里的街道,都是笔直笔直的。
他们从清明门进的城内,一路沿着香室街向深走,这条街处在明光宫和长乐宫的夹道上,两边都是高大的宫墙,没有市井百姓居住,要庄严许多。
直走了五六里远,才出了这两扇宫墙。
这会儿太阳也出来了,照在南北走向的章台大街上,这里又是北宫和长乐宫的夹道。
沿着章台街向南走了三四里,右拐进了稾街,一路向西,还路过了蛮夷邸,这才到了少府的官署门前。
到了这里,五福就不能再进了,季胥将沉甸甸的包袱背了下来,拿着小黄门给的竹碟。
上面写了少府膳食局何年何月何日请她做为官庖,有点类似于聘书。
看守的小吏看了竹碟,查了她的包袱,只见里头都是些寻常衣物、被褥、吃食等,没有夹带什么禁物,便放她进去了。
季胥也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从前扣在掖庭做宫奴,借调来少府帮忙,曾经进过这里,和记忆里的没有多大变化,不过有些地砖和墙上的石灰翻新了。
里头各局各署,按职能划分,凭着记忆,加上门口小吏指了大概的路,她找到了牌匾写有膳食局的大门。
这里同样有门吏,见她没有按秩次穿一色的官服,穿的常服,盘问了她的来历,才知道是新来的庖人,看了她竹碟上的写的去处,说:
“饼饵室……你是花膳人手下的官庖。”
带她去了,这膳食局,里头有太官、汤官、导官三令三丞,兼有各式的室监、园监,如凌室监、太官园监等。
凌室是储冰的,据说那里一年四季寒冰不断;
太官园则收集了天底下的珍禽走兽,还有各样的果树蔬菜,据说那里有西域移植来的葡萄、石榴,就连岭南的龙眼、荔枝、枇杷,也有尝试移植到那里的,不过种不种活,季胥不清楚。
能肯定的是,里头会昼夜燃烧炭火来生温气,因此冬天也能种出韭菜,这些都是整个膳食局的食材,许多是市面上买不着的,想到这些,季胥心里不禁盼着了。
跟随小吏到了厨室,只见这里比她两个家还大,这整片都是属于汤官令管辖的。
也许因为季胥在收容所时擅长做羹,又给太医令做过髓饼,所以把她举荐在了汤官这里。
这里头,又按用途分为四个室,门上牌子分别写了:
饼饵、果蔬、酒浆、羹汤。
季胥具体被分在了饼饵室,路过羹汤室时,听见那里的膳人叫道:
“王胡子呢!王胡子呢?”
王胡子和她不在一处,是羹汤室的庖人,瘟疫过去后,便回到这里当差了。
“花膳人,你的人来了。”
小吏到了饼饵室,向内叫道。
膳人,官级要比庖人更高一级,属于二百石,月俸有四十斛,手下领有庖人、厨婢等;
季胥所做的庖人则是比二百石,月俸三十斛;
厨婢是少府的官奴,不属于官吏,没有秩次,但也有月俸,更少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