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3)
她这个小身板,哪受得住季寒临这样的惩罚……
这样的日子一晃过去了一个月。
自从大晏大军攻破宣平、彻底完成统一后,朝堂之上事务堆积如山,而季寒临即位为帝,首要之事便是安抚新附之地、重整吏治、整顿军政、厘定赋税。
在统一初期亟待解决的政务告一段落之后,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
登基已过月余,帝后之位依旧空悬。按照礼制,新帝即位,立后本是头等大事。再加上季寒临年纪如今已经十九,理应早日确立中宫,以安社稷,朝中大臣纷纷进言,不断上奏催促。
选秀、册后,已经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温浅宁并不知情,她的日子过得清静,季寒临对她的确实是十分上心,以至于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和之前还是宣平昭华公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这日,追云陪着她在偏殿中描画练字,不知怎的,心神恍惚,竟说漏了嘴:“听说……近来朝中许多大臣都劝皇上早日立后,有的还提议开选秀呢。”
话刚说出口,追云就僵住了,她突然才反应过来,脸色唰地一下变白。
皇上明明早就交代
过,不许在殿下面前提这些事,免得殿下心中多想。
果然,听到这话后,温浅宁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眸光一闪,神色间看不出喜怒,淡淡地抬眸:“……选秀?”
追云心下一慌,立刻急急摆手,慌忙和她解释说:“殿下千万别误会!奴婢胡说的,您别放在心上!皇上从未答应过什么,也从未动过心思,皇上还是只喜欢您的!”
她语气慌乱,生怕温浅宁误解。
温浅宁注视着纸页上的墨迹,她没有追问,只是将描完的一笔落下,淡声道:“我知道了。”
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追云心脏怦怦直跳,额头冒出冷汗,却又听不出殿下这句话究竟是真心释然,还是另有深意。
就在这时,忽有人来通传,说苏公公求见。
苏公公是一直以来都跟着季寒临的内侍,不过温浅宁少与他打交道,不知道苏公公前来有何事。
于是她放下了笔,随即让人请进来。
苏公公行过礼,目光落在这位帝王唯一的女人身上,顿了顿,笑着开口:“温姑娘,老奴冒昧了,有句话想与您单独说说。”
温浅宁心中一动,点点头,让其他人都退下。
眼见屋内只剩下了他们两人,苏公公只迟疑了一会儿,便苦口婆心地说道:“温姑娘……说来冒昧。皇上登基已久,后宫空悬,群臣日日进言,老奴看在眼里也替皇上为难。”
“若您能开口劝劝皇上,劝他广开后宫,早立中宫,或许能解眼下燃眉之急。”
温浅宁一愣:“可是,我说的话,他是不会听的。”
自然能懂苏公公的为难,她不是不愿意说,只是……她不是没劝过。可每一次,她才开口,季寒临就要堵住她的唇,把她狠狠压在身下。
久而久之,她便不再提了。
苏公公看着温浅宁,心中暗暗感慨。
当年随世子赴宣平为质,他没怎么接触,也听过昭华公主的名头。人人都说她飞扬跋扈、恃宠而骄。
可如今相处下来,他反倒觉得温浅宁性子温和,话语柔缓,并不难相处。
苏公公笑着摇头:“怎么会呢?皇上除了听您的,旁人说得再多,他也一句听不进去。” ↑返回顶部↑
这样的日子一晃过去了一个月。
自从大晏大军攻破宣平、彻底完成统一后,朝堂之上事务堆积如山,而季寒临即位为帝,首要之事便是安抚新附之地、重整吏治、整顿军政、厘定赋税。
在统一初期亟待解决的政务告一段落之后,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
登基已过月余,帝后之位依旧空悬。按照礼制,新帝即位,立后本是头等大事。再加上季寒临年纪如今已经十九,理应早日确立中宫,以安社稷,朝中大臣纷纷进言,不断上奏催促。
选秀、册后,已经成了绕不开的话题。
温浅宁并不知情,她的日子过得清静,季寒临对她的确实是十分上心,以至于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和之前还是宣平昭华公主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这日,追云陪着她在偏殿中描画练字,不知怎的,心神恍惚,竟说漏了嘴:“听说……近来朝中许多大臣都劝皇上早日立后,有的还提议开选秀呢。”
话刚说出口,追云就僵住了,她突然才反应过来,脸色唰地一下变白。
皇上明明早就交代
过,不许在殿下面前提这些事,免得殿下心中多想。
果然,听到这话后,温浅宁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眸光一闪,神色间看不出喜怒,淡淡地抬眸:“……选秀?”
追云心下一慌,立刻急急摆手,慌忙和她解释说:“殿下千万别误会!奴婢胡说的,您别放在心上!皇上从未答应过什么,也从未动过心思,皇上还是只喜欢您的!”
她语气慌乱,生怕温浅宁误解。
温浅宁注视着纸页上的墨迹,她没有追问,只是将描完的一笔落下,淡声道:“我知道了。”
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追云心脏怦怦直跳,额头冒出冷汗,却又听不出殿下这句话究竟是真心释然,还是另有深意。
就在这时,忽有人来通传,说苏公公求见。
苏公公是一直以来都跟着季寒临的内侍,不过温浅宁少与他打交道,不知道苏公公前来有何事。
于是她放下了笔,随即让人请进来。
苏公公行过礼,目光落在这位帝王唯一的女人身上,顿了顿,笑着开口:“温姑娘,老奴冒昧了,有句话想与您单独说说。”
温浅宁心中一动,点点头,让其他人都退下。
眼见屋内只剩下了他们两人,苏公公只迟疑了一会儿,便苦口婆心地说道:“温姑娘……说来冒昧。皇上登基已久,后宫空悬,群臣日日进言,老奴看在眼里也替皇上为难。”
“若您能开口劝劝皇上,劝他广开后宫,早立中宫,或许能解眼下燃眉之急。”
温浅宁一愣:“可是,我说的话,他是不会听的。”
自然能懂苏公公的为难,她不是不愿意说,只是……她不是没劝过。可每一次,她才开口,季寒临就要堵住她的唇,把她狠狠压在身下。
久而久之,她便不再提了。
苏公公看着温浅宁,心中暗暗感慨。
当年随世子赴宣平为质,他没怎么接触,也听过昭华公主的名头。人人都说她飞扬跋扈、恃宠而骄。
可如今相处下来,他反倒觉得温浅宁性子温和,话语柔缓,并不难相处。
苏公公笑着摇头:“怎么会呢?皇上除了听您的,旁人说得再多,他也一句听不进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