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何死于兰若寺? 第7节(3 / 4)
蒲桥向着庙门上的牌匾一望,经由这少女的解释之后,果然能依稀瞧出“兰若”的字样。
蒲桥不解,开口问道:“容我有惑,敢问这位姑娘,这里既然是寺庙,佛门之地,如何又做了酒楼旅舍?庄严宝塔内笙歌鼎沸,不怕扰了神佛清净?”
那妇人听罢笑道:“客人想必不是本地人士。这兰若古刹建寺许久,早年间确实是香火鼎盛,只是后来因寺内住持处事不公,人心离散,又遭逢流年匪乱,眼瞅着香火便败了下来,待到几年前便已是彻底荒废。我家东主某日游经此地,见这寺庙偌大产业空置在此未免可惜,本意是想出资盘下,以复往日古寺荣光,但当年的僧人早已是死的死、逃的逃。我家东主多年寻访未果,无奈只能将寺庙略微整饬,改作客栈,也算是为南来北往的客人备下一歇脚之地。”
蒲桥有些惊讶:“原来阁下并不是此间客栈的主人?”
那妇人先是一愣,随后便笑得直不起腰来:“客人真是高看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仆役,如何当得了此间客栈主人?”她笑了一会儿之后,又向着蒲桥作了一揖:“还请这位姑娘勿怪,我家东主也曾说过:那神佛一物,本就当是在人心之中,而非在那泥塑的偶像之类,佛祖也曾有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若只是笙歌艳舞,就搅扰了神佛清净,不免有些看相了。”
蒲桥略一思索,便道:“这位娘子所言甚是有理,如此说来,确实是我迂腐了。烦请带路,无须太过费心,我只求一静处,歇一歇便可。”
那少女嫣然一笑,向着殿内高呼一声:“贵客一位——”便拉着蒲桥进入殿门。一进殿门,便是一道巨大的黑色影壁矗立在蒲桥的面前,那影壁通体漆黑,光滑如镜,只正中央用鎏金的字体刻了几行童谚,却看不出多少深意,韵脚都颇为古怪,上写:
兰若山中兰若寺
流光溢彩韵独好
报应自来皆有数
因果轮回难以逃
蒲桥心中诧异,却未开口询问。绕过影壁,影壁后是一个硕大的院落,院落中间是一方方正正的池塘,池塘边都贴着青瓷,几朵睡莲漂浮在池水之上。院落左右两边各有一排房舍,正对着影壁的那一面却是一间数丈高的大殿,只是殿门紧闭,教人看不清内里的模样。院落四角都有仆役在静候差遣,蒲桥刚一走进院子,便有几名侍女上前,来接她的行李,只是都被她一一谢绝。
那少妇领着蒲桥一路穿过院子,迈进大殿侧边的一个院门,又沿着院门后的一条回廊一直向前。天色已晚,但寺内却不显昏暗,因为不论是院落还是回廊,每五步距离,路边便安置着一架一人多高、形似小树的烛台,每架烛台中都有数十根蜡烛,烛火照耀之下,寺内简直是亮若白昼。
那妇人在前引路,蒲桥就跟在她身后四处留意。这兰若寺远比她所想的要大上许多,她们沿着回廊弯弯折折走了许久,中间各种分岔,沿途路过无数院落厅堂,每一间都修饰得非常清雅素丽。因在山中,诸多殿宇更是由远及近,层层叠叠垒在一起。能够盘下这么大的产业,想那少妇口中“东主”定是家财万贯。只奇怪的是,蒲桥一路走来,不断有欢声笑语传来,但除了路上偶遇的仆役向着她行礼外,蒲桥却再未见到任何宾客。
“怎么只听到笑声却未见人影?”蒲桥向着前面带路的那位妇人问道。
那妇人稍稍回头,嫣然一笑,足下却未见停:“敢教姑娘知道,我们此刻所走之路是特意整修出来的,初入兰若尚未落得歇处的客人,我们为其安排房间,走的都是这条路,为的就是避开寺内欢饮达旦之所,以免路中生事,所以很难在这条路上碰见其他客人。姑娘若是一会儿想要去饮酒怡情,我们自会安排人带路。”
这番解释倒也在理,只是这路会不会修得太偏了一些,蒲桥目野所及一个客人都没有见到,偏偏周遭欢笑声又十分热烈,总觉得有点诡异。蒲桥正在心中思虑,那妇人已领着她到了回廊尽头的一处院落中。院子不大,只有一间二层屋子。蒲桥的房间被安排在二楼,房间装饰不多,只一床一柜一桌一椅。那妇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姑娘还请见谅,太平年景生意兴隆,只有这陋室一间,待得明日,待到明日腾出空房,再请您移驾。院门之上有一盏铜铃,若晚上姑娘有什么事,摇铃便可,自会有人前来照应。”
蒲桥一拱手:“娘子客气了,我有此一间便已足够。”
妇人向着蒲桥一笑,便不再言语,转身下楼离开了。
待那妇人走后,蒲桥便关上房门,在房间内环顾了一圈,她推开自己房间的后窗,窗外楼下是另一处院落,比上蒲桥的院子要大上一些,院子四边都挂着灯笼,一角栽种着一片竹林,中央一个水池。蒲桥向着院子看了几眼,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便阖上窗,将刀放在枕下,准备上床闭目养会儿神。
她刚一躺下眼睛还未来得及闭上,就看到正对着自己床铺的房梁间是灰蒙蒙的一片,她拿起放在桌上的烛台,抬手向着那层灰色照过去,在光亮之下她方才看清那片灰色是什么,竟是厚厚的一层蛛网!说是一层都算是轻了,整间屋子的房梁间全是蜘蛛丝,深厚得就像是无数纺线挂在上方,纺线间有无数黑色的星星,是虫豸死去的尸体。
不是说经过了一番整饬吗?怎么还会结出这么厚的蛛网?莫不是因这间房是偏房,所以负责清洁的仆役一时怠慢疏忽了?但是室内偏偏又算整洁,很明显有人打扫过,但这么厚的蛛网,一天两天可结不成,至少要好几年的工夫。
难不成是仆役打扫时一时疏忽怠慢了?这一来,蒲桥残存的一点睡意已是荡然无存。
她自在惊疑之中,忽听得窗外院子里传来几声银铃般的笑声。她轻轻推开窗户少许,向下窥看,院子里忽然多出几个少女,每一个都衣着华丽,美艳无双,正在院子的水池边嬉笑打闹,蒲桥猜测,大概是住在这兰若寺中哪家富贵人的亲眷。
当中一位紫衫少女推了旁边的同伴一把:“阿婉,姐妹间就你最是怠惰,上次大娘就说了,就数你待客待得最少、上台上得最贫。还不捡着闲时勤加练习,却又来与我们一同胡闹!”
原来不是宾客,是寺内的艺妓,怪不得个个美艳绝伦,蒲桥心想。
那名叫阿婉的少女却也不甘示弱,埋怨道:“姐姐说的这是哪里话?待客待得少难道是我的错吗?还不都是有倩姐在,客人们都只想着倩姐,哪里还有其他姐妹的余地?”
阿婉话音刚落,几个少女就一起叽叽喳喳顺着话头议论起来:
“就是,就是!倩姐一来,客人们都只想着要她登台!”
“小倩姐技艺最好,又生得那样漂亮,我要是客人我也只找她……” ↑返回顶部↑
蒲桥不解,开口问道:“容我有惑,敢问这位姑娘,这里既然是寺庙,佛门之地,如何又做了酒楼旅舍?庄严宝塔内笙歌鼎沸,不怕扰了神佛清净?”
那妇人听罢笑道:“客人想必不是本地人士。这兰若古刹建寺许久,早年间确实是香火鼎盛,只是后来因寺内住持处事不公,人心离散,又遭逢流年匪乱,眼瞅着香火便败了下来,待到几年前便已是彻底荒废。我家东主某日游经此地,见这寺庙偌大产业空置在此未免可惜,本意是想出资盘下,以复往日古寺荣光,但当年的僧人早已是死的死、逃的逃。我家东主多年寻访未果,无奈只能将寺庙略微整饬,改作客栈,也算是为南来北往的客人备下一歇脚之地。”
蒲桥有些惊讶:“原来阁下并不是此间客栈的主人?”
那妇人先是一愣,随后便笑得直不起腰来:“客人真是高看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仆役,如何当得了此间客栈主人?”她笑了一会儿之后,又向着蒲桥作了一揖:“还请这位姑娘勿怪,我家东主也曾说过:那神佛一物,本就当是在人心之中,而非在那泥塑的偶像之类,佛祖也曾有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若只是笙歌艳舞,就搅扰了神佛清净,不免有些看相了。”
蒲桥略一思索,便道:“这位娘子所言甚是有理,如此说来,确实是我迂腐了。烦请带路,无须太过费心,我只求一静处,歇一歇便可。”
那少女嫣然一笑,向着殿内高呼一声:“贵客一位——”便拉着蒲桥进入殿门。一进殿门,便是一道巨大的黑色影壁矗立在蒲桥的面前,那影壁通体漆黑,光滑如镜,只正中央用鎏金的字体刻了几行童谚,却看不出多少深意,韵脚都颇为古怪,上写:
兰若山中兰若寺
流光溢彩韵独好
报应自来皆有数
因果轮回难以逃
蒲桥心中诧异,却未开口询问。绕过影壁,影壁后是一个硕大的院落,院落中间是一方方正正的池塘,池塘边都贴着青瓷,几朵睡莲漂浮在池水之上。院落左右两边各有一排房舍,正对着影壁的那一面却是一间数丈高的大殿,只是殿门紧闭,教人看不清内里的模样。院落四角都有仆役在静候差遣,蒲桥刚一走进院子,便有几名侍女上前,来接她的行李,只是都被她一一谢绝。
那少妇领着蒲桥一路穿过院子,迈进大殿侧边的一个院门,又沿着院门后的一条回廊一直向前。天色已晚,但寺内却不显昏暗,因为不论是院落还是回廊,每五步距离,路边便安置着一架一人多高、形似小树的烛台,每架烛台中都有数十根蜡烛,烛火照耀之下,寺内简直是亮若白昼。
那妇人在前引路,蒲桥就跟在她身后四处留意。这兰若寺远比她所想的要大上许多,她们沿着回廊弯弯折折走了许久,中间各种分岔,沿途路过无数院落厅堂,每一间都修饰得非常清雅素丽。因在山中,诸多殿宇更是由远及近,层层叠叠垒在一起。能够盘下这么大的产业,想那少妇口中“东主”定是家财万贯。只奇怪的是,蒲桥一路走来,不断有欢声笑语传来,但除了路上偶遇的仆役向着她行礼外,蒲桥却再未见到任何宾客。
“怎么只听到笑声却未见人影?”蒲桥向着前面带路的那位妇人问道。
那妇人稍稍回头,嫣然一笑,足下却未见停:“敢教姑娘知道,我们此刻所走之路是特意整修出来的,初入兰若尚未落得歇处的客人,我们为其安排房间,走的都是这条路,为的就是避开寺内欢饮达旦之所,以免路中生事,所以很难在这条路上碰见其他客人。姑娘若是一会儿想要去饮酒怡情,我们自会安排人带路。”
这番解释倒也在理,只是这路会不会修得太偏了一些,蒲桥目野所及一个客人都没有见到,偏偏周遭欢笑声又十分热烈,总觉得有点诡异。蒲桥正在心中思虑,那妇人已领着她到了回廊尽头的一处院落中。院子不大,只有一间二层屋子。蒲桥的房间被安排在二楼,房间装饰不多,只一床一柜一桌一椅。那妇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姑娘还请见谅,太平年景生意兴隆,只有这陋室一间,待得明日,待到明日腾出空房,再请您移驾。院门之上有一盏铜铃,若晚上姑娘有什么事,摇铃便可,自会有人前来照应。”
蒲桥一拱手:“娘子客气了,我有此一间便已足够。”
妇人向着蒲桥一笑,便不再言语,转身下楼离开了。
待那妇人走后,蒲桥便关上房门,在房间内环顾了一圈,她推开自己房间的后窗,窗外楼下是另一处院落,比上蒲桥的院子要大上一些,院子四边都挂着灯笼,一角栽种着一片竹林,中央一个水池。蒲桥向着院子看了几眼,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便阖上窗,将刀放在枕下,准备上床闭目养会儿神。
她刚一躺下眼睛还未来得及闭上,就看到正对着自己床铺的房梁间是灰蒙蒙的一片,她拿起放在桌上的烛台,抬手向着那层灰色照过去,在光亮之下她方才看清那片灰色是什么,竟是厚厚的一层蛛网!说是一层都算是轻了,整间屋子的房梁间全是蜘蛛丝,深厚得就像是无数纺线挂在上方,纺线间有无数黑色的星星,是虫豸死去的尸体。
不是说经过了一番整饬吗?怎么还会结出这么厚的蛛网?莫不是因这间房是偏房,所以负责清洁的仆役一时怠慢疏忽了?但是室内偏偏又算整洁,很明显有人打扫过,但这么厚的蛛网,一天两天可结不成,至少要好几年的工夫。
难不成是仆役打扫时一时疏忽怠慢了?这一来,蒲桥残存的一点睡意已是荡然无存。
她自在惊疑之中,忽听得窗外院子里传来几声银铃般的笑声。她轻轻推开窗户少许,向下窥看,院子里忽然多出几个少女,每一个都衣着华丽,美艳无双,正在院子的水池边嬉笑打闹,蒲桥猜测,大概是住在这兰若寺中哪家富贵人的亲眷。
当中一位紫衫少女推了旁边的同伴一把:“阿婉,姐妹间就你最是怠惰,上次大娘就说了,就数你待客待得最少、上台上得最贫。还不捡着闲时勤加练习,却又来与我们一同胡闹!”
原来不是宾客,是寺内的艺妓,怪不得个个美艳绝伦,蒲桥心想。
那名叫阿婉的少女却也不甘示弱,埋怨道:“姐姐说的这是哪里话?待客待得少难道是我的错吗?还不都是有倩姐在,客人们都只想着倩姐,哪里还有其他姐妹的余地?”
阿婉话音刚落,几个少女就一起叽叽喳喳顺着话头议论起来:
“就是,就是!倩姐一来,客人们都只想着要她登台!”
“小倩姐技艺最好,又生得那样漂亮,我要是客人我也只找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