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 第173节(3 / 4)
客人们置身其中,颇有于水面听戏之感。
且不说去哪里寻得这许多颜色、大小一般无二的巨石,光从各地运来便要极多的人力财力,再仔细打磨光滑、严密拼接……
明月真心夸赞,郑太太十分得意,“不瞒你说,这主意还是我自己想的呢!凡是见过的人,没有不说好的!”
“这个再不好,怕不是眼睛长到天上去了!”明月笑道。
果然她还是太嫩了些,光知道挣钱,不知该如何挥霍,瞧瞧人家!
郑太太跟着笑了一回,神采飞扬。
碧波园虽请了有名的堪舆师傅作图,然其中颇有她的点睛之笔,每每有客人来,必要展示一番,见者无不惊叹。
郑太太请明月入座,又叫了几个会乐器的少年在对面吹拉弹唱,其声袅袅,和风而来,分外旖旎。
更兼眉目传情,身段优美,饶是明月不大通音律,也觉惬意。
期间郑太太又貌似不经意地说起台上哪个伶人是花几百两买的,师从何人,明月忙仔细去看那活动的银票,顿时觉得对方无比眉清目秀起来。
难得忙里偷闲,两人听了一会儿曲子,吃了一回鲜果才谈正事。
郑太太对明月想买画舫并不意外,既在水边住着,谁家没有几条画舫呢?只嫌仓促了些,“虽说游船不比几千料的大海船要经受大风大浪,对木料要求不算苛刻,可那般大小的画舫也非三五日就能得的。”
船体之上要搭建屋子,内置各样卯死的箱柜榻床,十分繁琐,跟平地盖房子也不差什么。
这样一条船,不算客人单独要的桌椅板凳,连工带料少说也要百八十两,偏偏供不应求,现货并不多。
明月央道:“好姐姐,我知匆忙了些,少不得一问,这个月能有多少呢?”
“还多少呢!”郑太太失笑,比出两根手指,“可惜迟了一步,四天前,才有一个客人将仅有的三条现货要了去。”
明月不免遗憾。两条?有些少,汇芸楼至少要六条才支应得开。
“胖子也得一口一口吃不是?”郑太太吃了口茶,拿帕子往唇边轻轻沾了两下,玩笑道,“若我短短几日硬给你拼凑起来,你还敢坐不成?”
她家的造船厂颇具规模,木料都是提前预备好的,可纵然有现成的木料,也得从头开始造,期间各样打磨、晾晒、刷漆,一个月两条真不算慢了。
“若实在着急用,”郑太太又道,“还有一个不是法子的法子,不过未必能成。”
明月之前还排着几个客人,可以试着与对方协商,看能不能补一点银子,插个队。
一个月就耽误不少买卖呢,明月想了想,“可有我认识的?”
但凡舍得买画舫的,大约都不差补的那点儿银子,若贸然开口,没准儿对方以为自己侮辱人呢!
郑太太说了几个人名,明月只是摇头。
果然不认识。
倘或来日彼此有生意往来倒也罢了,算提前结交一番,可那几家的买卖和布料八竿子打不着,若硬要抢先,势必要动用人情。
人情债最难还,几条画舫还不值这个价。
“两条就两条吧。”明月拍板。
明月一共定了六条,约定最迟下月底全部交付,并主动给了定金。
郑太太笑道:“同我外道什么,难不成你还能丢下园子跑了不成?” ↑返回顶部↑
且不说去哪里寻得这许多颜色、大小一般无二的巨石,光从各地运来便要极多的人力财力,再仔细打磨光滑、严密拼接……
明月真心夸赞,郑太太十分得意,“不瞒你说,这主意还是我自己想的呢!凡是见过的人,没有不说好的!”
“这个再不好,怕不是眼睛长到天上去了!”明月笑道。
果然她还是太嫩了些,光知道挣钱,不知该如何挥霍,瞧瞧人家!
郑太太跟着笑了一回,神采飞扬。
碧波园虽请了有名的堪舆师傅作图,然其中颇有她的点睛之笔,每每有客人来,必要展示一番,见者无不惊叹。
郑太太请明月入座,又叫了几个会乐器的少年在对面吹拉弹唱,其声袅袅,和风而来,分外旖旎。
更兼眉目传情,身段优美,饶是明月不大通音律,也觉惬意。
期间郑太太又貌似不经意地说起台上哪个伶人是花几百两买的,师从何人,明月忙仔细去看那活动的银票,顿时觉得对方无比眉清目秀起来。
难得忙里偷闲,两人听了一会儿曲子,吃了一回鲜果才谈正事。
郑太太对明月想买画舫并不意外,既在水边住着,谁家没有几条画舫呢?只嫌仓促了些,“虽说游船不比几千料的大海船要经受大风大浪,对木料要求不算苛刻,可那般大小的画舫也非三五日就能得的。”
船体之上要搭建屋子,内置各样卯死的箱柜榻床,十分繁琐,跟平地盖房子也不差什么。
这样一条船,不算客人单独要的桌椅板凳,连工带料少说也要百八十两,偏偏供不应求,现货并不多。
明月央道:“好姐姐,我知匆忙了些,少不得一问,这个月能有多少呢?”
“还多少呢!”郑太太失笑,比出两根手指,“可惜迟了一步,四天前,才有一个客人将仅有的三条现货要了去。”
明月不免遗憾。两条?有些少,汇芸楼至少要六条才支应得开。
“胖子也得一口一口吃不是?”郑太太吃了口茶,拿帕子往唇边轻轻沾了两下,玩笑道,“若我短短几日硬给你拼凑起来,你还敢坐不成?”
她家的造船厂颇具规模,木料都是提前预备好的,可纵然有现成的木料,也得从头开始造,期间各样打磨、晾晒、刷漆,一个月两条真不算慢了。
“若实在着急用,”郑太太又道,“还有一个不是法子的法子,不过未必能成。”
明月之前还排着几个客人,可以试着与对方协商,看能不能补一点银子,插个队。
一个月就耽误不少买卖呢,明月想了想,“可有我认识的?”
但凡舍得买画舫的,大约都不差补的那点儿银子,若贸然开口,没准儿对方以为自己侮辱人呢!
郑太太说了几个人名,明月只是摇头。
果然不认识。
倘或来日彼此有生意往来倒也罢了,算提前结交一番,可那几家的买卖和布料八竿子打不着,若硬要抢先,势必要动用人情。
人情债最难还,几条画舫还不值这个价。
“两条就两条吧。”明月拍板。
明月一共定了六条,约定最迟下月底全部交付,并主动给了定金。
郑太太笑道:“同我外道什么,难不成你还能丢下园子跑了不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