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3 / 3)
母亲道:“真的长大了。”
明愿道:“因为工作更积极了吗?”
这段时间,她多多少少也能察觉自己的改变,不是指她获得了什么成就,而是她觉得自己走得越来越稳,曾经那种迷茫感不再出现,因为她自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怎么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怎么去面对复杂的局面。
日常之下,更关心家人,一起吃饭,聊天,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也保持联系,询问她们在做什么。每次早晨起来后,想到的不再是如何消磨今天,而是考虑着怎样让未来更好。
她曾经以为的成长是摆脱现有的所有状态,大彻大悟一番,却原来不需要。
她只是突然像是醒来了,看见了眼前看不见的一些事,感官变得更敏锐,性格更沉稳,更细心,好像和之前没有质的不同,却每个人都看得出她的改变。
另外,就是悟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没人可以真正帮她挣扎出迷茫的泥潭,哪怕是母亲愿意给她铺好以后的路,她走上去还是会不稳,而她需要做的,就是去内窥自己,发现她真正需要的东西,并分计划一步步去实现。
谁知,母亲否认:“不是。”
明愿问:“那长大是什么?”
“长大就是有一天突然发觉....”母亲说:“你的灵魂追上你的躯壳了。”
明愿道:“好抽象啊。”
母亲戳了戳她戴着橡胶手套的手:“像戴上手套一样严丝合缝。”
父亲正好过来,只听个尾巴,问道:“什么牌子的手套呀。”
几人都笑开。
一周后,明愿收拾行李出差,秦静风送她去了机场。
这次出差其实不在秦静风计划内,她本来不太赞成,但看明愿坚持,还搬出了“毕竟我叫你一声学姐,咱俩可是一个学校出来的,不要小看我啊”这句话,只好点头答应。
临别前,秦静风提了一百条叮嘱,明愿便说了一百声回应,反反复复让她安心,这才依依不舍分开。
繁华的机场内,这样的离别并不显眼。
飞机稳稳升入高空,明愿看着身边挤挤挨挨的人群,以及窗外海水般宽阔的云层,忽然想起了之前困惑到自己的一件事。
那就是,她总觉得同性恋身份难以融入社会,可说到底,社会到底是什么呢?
在日本旅游的时候,走在曾经被称为世界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上,以及去各地旅游,置身于最为繁杂的区域中,来来往往那么多人,都应该是构成“社会”的一份子,那他们之间会有什么交集吗? ↑返回顶部↑
明愿道:“因为工作更积极了吗?”
这段时间,她多多少少也能察觉自己的改变,不是指她获得了什么成就,而是她觉得自己走得越来越稳,曾经那种迷茫感不再出现,因为她自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怎么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怎么去面对复杂的局面。
日常之下,更关心家人,一起吃饭,聊天,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也保持联系,询问她们在做什么。每次早晨起来后,想到的不再是如何消磨今天,而是考虑着怎样让未来更好。
她曾经以为的成长是摆脱现有的所有状态,大彻大悟一番,却原来不需要。
她只是突然像是醒来了,看见了眼前看不见的一些事,感官变得更敏锐,性格更沉稳,更细心,好像和之前没有质的不同,却每个人都看得出她的改变。
另外,就是悟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没人可以真正帮她挣扎出迷茫的泥潭,哪怕是母亲愿意给她铺好以后的路,她走上去还是会不稳,而她需要做的,就是去内窥自己,发现她真正需要的东西,并分计划一步步去实现。
谁知,母亲否认:“不是。”
明愿问:“那长大是什么?”
“长大就是有一天突然发觉....”母亲说:“你的灵魂追上你的躯壳了。”
明愿道:“好抽象啊。”
母亲戳了戳她戴着橡胶手套的手:“像戴上手套一样严丝合缝。”
父亲正好过来,只听个尾巴,问道:“什么牌子的手套呀。”
几人都笑开。
一周后,明愿收拾行李出差,秦静风送她去了机场。
这次出差其实不在秦静风计划内,她本来不太赞成,但看明愿坚持,还搬出了“毕竟我叫你一声学姐,咱俩可是一个学校出来的,不要小看我啊”这句话,只好点头答应。
临别前,秦静风提了一百条叮嘱,明愿便说了一百声回应,反反复复让她安心,这才依依不舍分开。
繁华的机场内,这样的离别并不显眼。
飞机稳稳升入高空,明愿看着身边挤挤挨挨的人群,以及窗外海水般宽阔的云层,忽然想起了之前困惑到自己的一件事。
那就是,她总觉得同性恋身份难以融入社会,可说到底,社会到底是什么呢?
在日本旅游的时候,走在曾经被称为世界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上,以及去各地旅游,置身于最为繁杂的区域中,来来往往那么多人,都应该是构成“社会”的一份子,那他们之间会有什么交集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