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龙 第68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不是白三娘嘛。
  争论了一阵子,就连单通海都焦躁起来,瓮声瓮气,直言不讳:“争端这么明显,又是军前,首席本可一言而决,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但我还是要说……南阳一战从一开始就是河南各行台抢在年关前动员参战,年都是在军中过的,且因为雨雪,多日大战死伤累累,若是还让他们春耕时再往南边去大江上,往河北去红山打仗,是不是对他们不公正?”
  这话一说,其余人都不好开口了,但几乎所有人,包括一部分河南籍贯头领,也都觉得单通海有些过头了。
  说白了,军队要听指挥,一次次整编不就是为这个吗?真要是用这个拿捏住方案,事后肯定会有处置。
  “说的是,军心士气一定要考虑。”张行脱口而对。“但这不是军队不听指挥的道理,还是要考虑哪个方案更合理……说实在的,我之所以一直没开口是因为我与大家的讨论都不大相符,我是赞同去叩武关的。”
  堂中一时陷入诡异沉默。
  “诸位,打东都不是不行……打东都有打东都的道理,我毫不怀疑,打完东都,我就是正经大宗师了,说不得咱们还能再多两位宗师,再去攻杀关西,那就从容许多。”张行开始阐述理由。“打晋地也有晋地的道理,而且大行台那里已经打了……我是尊重他们意见的。
  “那么叩武关呢,道理是什么?不是指望能直接破关成功,而是要拖住白横秋,让他这个大英唯一的大宗师兼皇帝不敢离开长安腹心之地!拖住了白横秋,其他三处,尤其是北面晋地跟巫地南下挨得近,很容易形成突破!”
  话到这里,张行环顾四面:“但是这么做,也有一个麻烦,就是去武关的部队,很可能在关键的时间内没有任何战功,而我们为了拖住白横秋,最好是此间的部队一个不落的顶上去,让他知道,他要是乱动,真就能破关……换言之,我们要坐视其他人成功。”
  堂上再度陷入鸦雀无声的境地。
  从几位龙头到范六厨这种最基本的杂牌头领,包括之前提出这个方案的伍氏兄弟,都在艰难的挣扎。
  好嘛,又回到了那天,其他人负责统一天下,而我们是代价了。
  “那就去武关!”过了不知道多久,单通海忽然拍案而起,震动了堂中所有人。“首席这个方略是公心,而且是咱们自己争执不下的,去河北的话河南的兄弟肯定不满,去打东都河北已经动手了,也说服不了人家……去叩武关,谁都无话可说!争天下的事情,首席自家都不在意功勋威望,我们还要计较吗?!”
  此言一出,堂中终于如释重负,众人也开始发言附和起来:
  “不错,去武关!去武关堵住关西,也方便后方从容吃掉南阳。”
  “武关到底也算是河南地界,只要司马正不发疯再出来,咱们也能就地休养补员……之前死伤确实重了。”
  “司马正那个样子,他出来截我们,我们就能回去冲垮他!趁势夺了东都又如何?!”
  “那就去武关嘛……也不要考虑什么春耕了,仗打到这份上,就是拼这一口气!”
  “那大江上……”
  “三娘没那么弱。”张行开口道。“她若需要援军,打通道路之后,自然会与我们说……到时候我们有余力自然可以尽量支援……但现在,如果我们准备去叩武关,现在就要做好准备,从白横秋撤退开始,就咬住他,让他一刻不得喘息!”
  “那就打武关。”片刻的沉寂后,单通海重申了一遍立场。
  很快,在场大小头领近二十人,全手通过了若白横秋真的撤退便立即追击到武关为止的方略。
  ps: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变白金了。此外17-18号,会耽误更新,提前说一声。
  第一百零四章 送乌行(14)
  正月上旬,阳光明媚,洞庭湖上烟波浩渺。
  年前最冷的时候,这里还下了半刻钟的雪,细细碎碎的,像撒盐一般,落入了洞庭湖内,让周遭军民颇为惊喜,都说上次见到下雪已经是五年前了。
  这让巴陵城内外的一众淮右盟上下当时面面相觑。
  南下小半年了,说实话,盟内其实一直有些言语……都觉得杜破阵在瞎折腾,非得让大家伙背井离乡,尤其是这几个月更明显,因为再往前还能说是为了协助南梁皇帝和白有思搞军事行动,而这几个月两边都对峙成僵局了,杜破阵却只是一心一意以洞庭湖为核心做铺陈与经营,却是终于让所有人不再多想,晓得这厮是要做什么了。
  然后,便是北面连番的消息传来,引得人心更加动荡。
  好在杜盟主也是有手段的,这个给安排个官职,那个给找个本地媳妇,经常骑个马坐个船去到人家家里,说些闲话,道些难处,倒是也能维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