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519节(2 / 3)
预计9月末或者十一期间开始写。
不是我不想现在动笔,实在是身体真有点遭不住了。
从去年八月份开始,我就是一边写小说一边做实验一边写论文,几乎没怎么睡过6个小时以上,一年多时间胖了20多斤不说,身体素质也肉眼可见地往下掉。
月初那次感冒,直到现在还拖拖拉拉的没完全好利索,以及眼睛也因为长期疲劳出了点问题。
总之确实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
不过,写书这件事还是让我感觉到非常快乐的,是那种发自心底的快乐。
我很喜欢这种把自己幻想中的故事讲给很多人听的感觉。
所以新书肯定会有,目前预计是十一月底或者十二月份开始写,当然具体计划也要取决于现实情况和身体状况。
好的方面是,留给我准备和构思时间比之前预计的要长很多。
所以新书也未必局限于之前提到的三个题材。
希望有了这一本的经验之后,下个故事可以更加完整、也更加精彩。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后日谈:踏上火星
五年后。
基隆航天港。
“报告,萤火六号正在改变轨道,准备进入火星大气层!”0号航天员向坐在身后的一众首长汇报道。
而前面的大屏幕上,则正在显示着萤火六号的 情况。
指令舱内,三名经历了超过两百天航行的华夏航天员,正全神贯注地执行着最后等待着陆准备程序。
尽管面容略显疲惫,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明亮,紧紧盯着舷窗外那颗越来越清晰的红色星球。
火星的大气远比地球更加稀薄,因此不会像进入地球大气层那样产生猛烈的热效应和电磁屏蔽。
三人得以全程看到舷窗外的景色。
随着高度不断下降,火星地表那荒凉、赭红色的地貌特征愈发清晰——
巨大的陨击坑、蜿蜒的峡谷、起伏的沙丘····
就在这时,指令长突然伸手指向侧前方的一片相对平坦的区域。
“看那里!”
另外二人循声望去。
在预定的着陆点附近,一片显然非自然形成的结构映入他们的眼帘!
那是由多个银白色、灰色模块组成的复合体,在红色的荒漠中显得格外醒目。
几个大型舱段通过粗壮的廊道连接,整体呈紧凑的环形布局。舱段外部可见整齐排列的太阳能电池板、散热鳍片以及疑似通信天线的装置。 ↑返回顶部↑
不是我不想现在动笔,实在是身体真有点遭不住了。
从去年八月份开始,我就是一边写小说一边做实验一边写论文,几乎没怎么睡过6个小时以上,一年多时间胖了20多斤不说,身体素质也肉眼可见地往下掉。
月初那次感冒,直到现在还拖拖拉拉的没完全好利索,以及眼睛也因为长期疲劳出了点问题。
总之确实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
不过,写书这件事还是让我感觉到非常快乐的,是那种发自心底的快乐。
我很喜欢这种把自己幻想中的故事讲给很多人听的感觉。
所以新书肯定会有,目前预计是十一月底或者十二月份开始写,当然具体计划也要取决于现实情况和身体状况。
好的方面是,留给我准备和构思时间比之前预计的要长很多。
所以新书也未必局限于之前提到的三个题材。
希望有了这一本的经验之后,下个故事可以更加完整、也更加精彩。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后日谈:踏上火星
五年后。
基隆航天港。
“报告,萤火六号正在改变轨道,准备进入火星大气层!”0号航天员向坐在身后的一众首长汇报道。
而前面的大屏幕上,则正在显示着萤火六号的 情况。
指令舱内,三名经历了超过两百天航行的华夏航天员,正全神贯注地执行着最后等待着陆准备程序。
尽管面容略显疲惫,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明亮,紧紧盯着舷窗外那颗越来越清晰的红色星球。
火星的大气远比地球更加稀薄,因此不会像进入地球大气层那样产生猛烈的热效应和电磁屏蔽。
三人得以全程看到舷窗外的景色。
随着高度不断下降,火星地表那荒凉、赭红色的地貌特征愈发清晰——
巨大的陨击坑、蜿蜒的峡谷、起伏的沙丘····
就在这时,指令长突然伸手指向侧前方的一片相对平坦的区域。
“看那里!”
另外二人循声望去。
在预定的着陆点附近,一片显然非自然形成的结构映入他们的眼帘!
那是由多个银白色、灰色模块组成的复合体,在红色的荒漠中显得格外醒目。
几个大型舱段通过粗壮的廊道连接,整体呈紧凑的环形布局。舱段外部可见整齐排列的太阳能电池板、散热鳍片以及疑似通信天线的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