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比特的暴力(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中间李峥还请了三天假,去衡水拿了块生物金牌回来,全国第七的成绩,也创造了他参赛以来的最差战绩,连逼呼关于他的问题下面也充满了遗憾之情。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李峥的决心却并没有被杜松涛的工作风格消解,他依然坚持发挥自己的有限特长,希望用数学的方式,在试车数据中找到什么。
  如果不是出于机密要求,他早就会拿着数学模型去找解其纷之类的人讨教了。
  这个过程中他也试过与十一所的人再次合作,但对方的工作重心早已转移,手头的事情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不太可能再为李峥的课题投入更大的精力。
  与“空降师”的不温不火不同,yf-87团队的意见已经分成了激烈的两派。
  其一,更换材料,加强整个轴系。
  虽然无法确切地诊断病因,但既然故障现象是轴系断裂,那么加强这个薄弱环节自然是一条可行之路。
  这样的代价是发动机重量大幅增加,火箭有效载荷减少5%到15%,虽然不敢肯定100%解决问题,但这个方案胜在直观快捷,可以抢在927动工之前利用工厂的产能,年底前完成试车。
  其二,重新设计整套发动机。
  正如杜松涛所说,运载火箭是一套复杂而又精密的工程。
  很多时候,找到故障,纠正故障,远比另起炉灶重新设计的成本还要高。
  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改进,那就推到重来。
  这种莫名其妙的低概率故障,不可能连续发生两次。
  就好比在1—100中随机掷出一个数字,1—98都代表成功发射,99和100代表出现故障。
  第一次,很倒霉,抽中了99。
  那就再来一次,总不可能连续倒霉。
  这个方案的优势在于根除病症的可能性更大,且为黄二开辟了更长远发展的空间。
  劣势也很明显,重新设计发动机将不可能在一年内完成,采取这个方案,等同于公开宣示黄二向927让位。
  中华大型氢氧发动机这件事,真的就从长计议了。
  这两套方案,也自然而然地提到了赵振华的办公桌上。
  此时的赵振华已经新染了头发,白发统统不见。
  但在这一头乌发的对比之下,他的面容却更显苍老。
  “明跃啊……十七所什么没经历过……这个坎儿就趟不过去了么?”赵振华死抓着报告,目光有些失神,“减少这么大有效运载负荷,那黄二的意义还存在么?上氢氧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追求更极限的负载么?这就相当于一个人为了跑得更快,主动降低了自己的体重,但你们发现他骨头也变脆了,于是往他腿上打了两层钢板,意义何在?”
  “证明他还能跑。”朱明跃沉沉点头,“先跑起来,不要倒下,然后再抓紧时间研究问题。”
  “那我们,岂不是成了耽误航天发展的罪人了?”赵振华无力地举起报告,凝视着朱明跃道,“用这么一个糊弄人的方案,争取更多的资源,修修补补,短时间内的确有可能自保,但我无法说这东西比927更强。”
  “那就只有另一个方案了。”朱明跃叹道,“放弃眼前,重新设计。”
  “唉……”赵振华放下报告,靠在椅背上,仰天凝视许久,“杜松涛他们研究的怎么样了?”
  “提出了几种设想,但缺乏有效证据,难以开展研究,即便有有效证据,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找到解决方案。”
  “不对,这不是李峥的风格……”赵振华重又直起身子,“李峥有没有什么进展?”
  “据我所知,他依然在主攻数据和算法,但能力可能已经挖掘到了极限。”朱明跃摇头道,“他提出要与哈工大的实验室分享资料,展开合作,但事关重大,我暂时还没有批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