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1 / 5)
总之就是,皇帝对太子特别满意。
骆峋:“……”
众人:“……”
有人正暗道陛下没事儿夸太子作甚,便听念圣旨的全仕财话锋一转。
圣旨内容变成了夸太子教子有方,于是紧跟着就是夸完了老子夸儿子。
说太子之长子骆曜克肖其父,自幼岐嶷,慧敏夙成等等,先是夸曜哥儿自幼多么多么得聪慧孝顺。
具体又表现在何处。
接着道出西苑避暑曜哥儿救驾之事,之后圣旨内容再一转,变成了皇帝曾在骆曜降生之夜做了个神梦。
梦到了先帝爷如何如何。
随后道:朕恪循先帝圣训,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骆曜为皇太孙。
以重万年之统。
系四海之心!
圣旨的最后是说太子峋既为国之柱石,又为家之慈父,元隆帝希望太子继续教导骆曜,使父子继美。
三代同辉,开创大靖盛世。
此圣旨一出,除内阁首辅沈仲山与章怀逐几位内阁要臣,其余满座哗然。
本朝确有册立皇太孙的先例。
但那要么是太子体弱,皇帝又年迈,于是不得不定下皇太孙以防万一。
要么,则是太子早逝,但老皇帝又看不中其他儿子,所以才从已故太子的子嗣中选一个孙子封为皇太孙。
而像现在这般。
太子身子康健且既得帝心又得民心,储君之位稳如泰山的情况下册立皇太孙。
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然东宫大公子的聪慧朝中大伙儿有目共睹,救驾有功也众所周知,关键还有先帝爷给陛下托的梦!
且不提梦的真假。
就说前头两条,他们似乎便反驳不了。
且立皇太孙乃国之重事。
陛下能下这道旨便说明此前已经同内阁商议过了,内阁是持赞同态度的。
如此,其余人便是有不同意见也很难改变什么,更别说他们找不出理由反驳。
于是,随着全仕财的话音落下。
首辅沈仲山带头站出来高呼圣上英明万岁,其余内阁大臣紧跟其后。
紧接着荣王、宣王、简王等亲王也站了出来。 ↑返回顶部↑
骆峋:“……”
众人:“……”
有人正暗道陛下没事儿夸太子作甚,便听念圣旨的全仕财话锋一转。
圣旨内容变成了夸太子教子有方,于是紧跟着就是夸完了老子夸儿子。
说太子之长子骆曜克肖其父,自幼岐嶷,慧敏夙成等等,先是夸曜哥儿自幼多么多么得聪慧孝顺。
具体又表现在何处。
接着道出西苑避暑曜哥儿救驾之事,之后圣旨内容再一转,变成了皇帝曾在骆曜降生之夜做了个神梦。
梦到了先帝爷如何如何。
随后道:朕恪循先帝圣训,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骆曜为皇太孙。
以重万年之统。
系四海之心!
圣旨的最后是说太子峋既为国之柱石,又为家之慈父,元隆帝希望太子继续教导骆曜,使父子继美。
三代同辉,开创大靖盛世。
此圣旨一出,除内阁首辅沈仲山与章怀逐几位内阁要臣,其余满座哗然。
本朝确有册立皇太孙的先例。
但那要么是太子体弱,皇帝又年迈,于是不得不定下皇太孙以防万一。
要么,则是太子早逝,但老皇帝又看不中其他儿子,所以才从已故太子的子嗣中选一个孙子封为皇太孙。
而像现在这般。
太子身子康健且既得帝心又得民心,储君之位稳如泰山的情况下册立皇太孙。
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然东宫大公子的聪慧朝中大伙儿有目共睹,救驾有功也众所周知,关键还有先帝爷给陛下托的梦!
且不提梦的真假。
就说前头两条,他们似乎便反驳不了。
且立皇太孙乃国之重事。
陛下能下这道旨便说明此前已经同内阁商议过了,内阁是持赞同态度的。
如此,其余人便是有不同意见也很难改变什么,更别说他们找不出理由反驳。
于是,随着全仕财的话音落下。
首辅沈仲山带头站出来高呼圣上英明万岁,其余内阁大臣紧跟其后。
紧接着荣王、宣王、简王等亲王也站了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