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陆良辰那边思考了一下,说道:“戚大夫倒是孑然一身,如果能留在京城,也是好的,等回头我劝劝。”
  因有外人在,姜海棠也没有多与陆良辰说私密的话,事情说清楚之后,很快挂了电话。
  三个人又聊了几句,姜海棠和陈老才告辞出来,而周副部长,已经急匆匆地赶到下一个地方去了。
  回到办公室,姜海棠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但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清晰的目标。
  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明亮而温暖,恰如她的未来一样。
  陈老拍拍她的肩膀,语气欣慰又带着几分期许:“海棠啊,周副部长和我可是把宝押在你身上了。别有太大压力,但也别松懈。大胆去干,我们就是你坚实的后盾!”
  “我明白,陈老。谢谢您和周副部长的信任!”姜海棠郑重地点头。
  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姜海棠没有立刻开始工作,而是先静坐了片刻,理清思路。
  她拿出纸笔,开始罗列筹建小组需要考虑的事项。
  首先就是人员筛选,既然是一个小组,必定人不能太少,选人决定了以后的路是艰难还是坦途,是重中之重。
  首先必须要有扎实技术功底、还要能接受新思想、愿意埋头苦干,这样的同志,在这个年代不算少,但也不多。
  李兴海、张建国、云志浩这几位共同经历过花城之行的战友是首选,他们了解情况,也认可她的能力。
  除了这三个,部里还有哪些人可以选呢?
  姜海棠对部里的人不是很了解,只能找到人事那边,将部里符合条件的人的资料都借了过来,打算从中筛选一下。
  她希望能补充一些年轻、有冲劲、外语或制图能力强的技术员。
  她花了半天时间,才将人事处调阅的相关人员的档案全都看了一遍,并且按照自己的需求,拟定出了一个初步的名单。
  这个名单的人比她需要的人多了七个,相信能够选出足够的人员。
  陈老这会儿不在,商量选人的事只能暂时搁置,姜海棠开始思考第二个问题。
  有了人,还需要有办公场地、实验设备,以及一些最新的国内外技术资料、还需要有对口的厂子能提供支持,让她们有一个实验场所。
  这些都是极大的问题,要落实下来并不容易。
  因此,姜海棠只是暂时列出了一个详细的清单,打算等回头一并送到陈老那里。
  然后就是做技术路线规划,这是姜海棠的强项,而且报告里已经有了方向,只需要思考具体如何分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国产化改进。
  先制定出一个大概的计划步骤,然后慢慢充实起来就可以。
  做完这些,距离下午下班时间也不远了,姜海棠没有继续工作,索性与技术处的其他老同志“偶遇”闲聊,不动声色地了解她选定的那些人员的技术水平、性格特点和工作态度。
  别说,通过这样一番了解,她又掌握了不少的信息。
  晚上回到家,虽然身心疲惫,但她还是强打精神陪着小橙子和小桃子二人玩了一会儿。
  何婉仪看着她实在是太累了,让她先休息。
  “海棠啊,孩子们有我们看着,你先回房休息一会儿,不管什么时候,身体要紧。马上就能吃饭了,今晚孩子我带着,你吃完饭只管自己睡觉就行。”
  “妈,小橙子晚上闹腾,还是我带着吧,您明天也要上班呢。”姜海棠忙说道。
  婆婆对自己好,她也应该心疼婆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