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觉得还是自己老婆好,不嫌弃自己。
  杨春燕指了一下鱼腥草:“你去把抬筛拿出来,垫两根长板凳放阶檐上,把鱼腥草抖散摊开晾在抬筛里面。”
  抬筛是一种由两人抬着筛选谷物的长方形竹编农具。
  编制抬筛得用浸泡几日的青竹篾编,家用的抬筛长约2米,宽约80厘米,深约25厘米,底部留有小孔。
  抬筛底部两侧各系有一根硬头簧,既能作抬筛手柄,又能支撑抬筛底部,以免抬筛里面装入豆类谷物时下垂。
  将谷物或豆类倒入筛中,两人立于抬筛两端双手分别握住手柄,前后左右摇动,谷物渣滓便掉落下来,一次可以筛选一箩筐豆类、谷物。
  “好咯!”周怀安去了后院,把抬筛从猪圈上取下来,用扫把扫干净灰尘,扛着回了前院按照杨春燕说的,利落的干了起来。
  周老爷子看了看孙子,又看了看孙媳妇,暗暗点头。
  周怀安晒好颠颠的走到杨春燕跟前,“燕儿,我晒好了,还有啥要晾出来的么?”
  杨春燕指了指川芎,“你把川芎上面的土抖干净,拿两个大簸箕出来放在长凳上面,摊开晾在簸箕里,省得捂坏了。”
  “好,我这就去。”
  周母煮好猪食出来,看到弯着腰站在抬筛前干活的周怀安,还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当看到周怀安晾好了,继续找活干时,差点惊掉下巴。
  她看了一会儿周怀安,又看看杨春燕,心里对小儿媳妇愈发满意,转身回屋给老爷子铺床去了。
  给孩子洗了澡出来的李秋月看到麻利的干活的周怀安,翻了个白眼,腹诽:一家人一起干活的时候就当懒汉,干自己的跑得比兔子还快!
  周小琳看到老爷子,蹬蹬跑到他跟前,奶声奶气的问:“老祖,你吃饭饭没?”
  “老祖吃了,乖乖肚肚吃饱饱没?”老爷子乐呵呵的看着她,牵着她朝堂屋走。
  周小琳拍拍小肚肚,“吃饱饱了,奶奶喂饭饭。”
  李秋月见小丫头跟着老爷子走了,眼珠子一转,提着草凳上前,“春燕儿,这么多草药,你俩要弄到啥时候啊,你教我,我帮你弄。”
  杨春燕看了她一眼,“这个简单,除掉枯叶,剪一截藤蔓松松的捆成小把就行。”
  李秋月点点头,拉起一根,“这东西我以前在田坎坡上都有见过,村里人都嫌弃它遮挡庄稼,全都挖来丢了,吃了有啥用啊?”
  “这是首乌藤,听我老汉说能治失眠多梦,风湿所引起的关节痛、腰腿疼痛,风疮疥癣,具体咋用我就不清楚了。”
  “哦,拿去能卖多少钱一斤啊?”
  “我也没卖过,我老汉说我们这边挺多的,应该不怎么值钱。”
  李秋月听后羡慕的说:“还是你老汉有本事,给人看病赚钱多容易啊!”
  “也不好赚,草药收回去还要晾晒炮制,现在好多人都不喜欢喝中药,觉得中药抓回家还要熬太麻烦了!西药拿回家就能吃,省事多了。”
  “西药是省事,就是贵的要死。上次小琳感冒发烧去卫生所抓药,几包药片片就要了一角多。”
  杨春燕听后觉得现在的药一点都不贵,伤风感冒去卫生所,医生查看一下就可以开药,几分钱一两角钱的药就能把病治好。
  还有中医,这年头民间高手一把草药就能看好疑难杂症。
  哪晓得往后走,这些看病看了几十年,医治好无数病患的老大夫,还得考证才能上岗,杨老汉这个老赤脚医生还因为这个被罚。
  周怀安把川芎晾好又把两块何首乌放在簸箕里晾起来,将杨春燕整理好的益母草、藿香抱到廊檐下摊开晾好,这才说:“燕儿,都晒好了,我洗澡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