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第11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秦重工》的年代设定也是在1989年,不一样的是,大秦没有经历过抗战,大秦历史里,抗战的这段时间在发展高科技呢。
  这也就导致,同样的时间线,大秦重工的各方面发展都比现实中的要好很多。
  不止是科技,国际地位也是现实中无法比拟的。
  “秦要不是二世而亡,说不定还真会这样。”有人开始反思。
  书里甚至还逻辑自洽,秦朝时期的高压统治,在扶苏这样的温和的人接手之后,也能以和平方式逐步褪去战时高压政策。
  根据历史中的人物性格记录,还真不好说。
  书里描述排队时候的人山人海,也让大家深感认同,别说这种稀罕展览了,就是逢年过节,供销社有时候都挤不进去。
  让大家稀罕的是,书上这些人居然都自觉排队,甚至还拐弯排队。
  这可跟供销社不一样,去供销社谁排队啊,排队,怕不是排到猴年马月去也进不去。
  第一期的结尾是女主总算排队进场,可以开始参观军工展览。
  这才是最让大家恼火的,他们承认,李稻花的想法很好,很科幻,很天马行空。
  但是这不代表着她就可以断在这里,展览的东西你是一点都不舍得提前透露啊。
  人正经展览还知道给个预热,说说展览内容呢,至少是一部分重要内容。
  第121章 小民尊严此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
  此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本书以后的发展,人民文学同样也没意识到后续的走向。
  所有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新书发布。
  直到第二期发表,人民文学的封面选择的是命为秦5-1的战斗机。
  银灰色的飞机,流线型的设计,扁平的机身,跟现在的主流战斗机有明显区别,至少从外观上看是这样的。
  在小说里,这款飞机是大秦研发的第五代飞机,拥有顶级的隐身能力,不止是雷达隐身,还有光学隐身、红外隐身、声学隐身。
  旱地拔葱能力也是一绝,飞行速度和悬挂能力也没有因此被废弃,标准的六边形战士。
  当然,在现在的人看来,这玩意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除了科幻片,不可能真的存在这样的飞机,就连阿美莉卡和苏格勒都没有这样的战斗机。
  但是这不妨碍这样的战斗机被人喜欢,还有人专门收集人民文学这一期的封面。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秦重工》这本小说就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它的写作方法跟李稻花之前的书完全不同。
  这点从第一期就能看出来,哪怕只是前期铺垫,用到的也是大量的专业术语,赵阙的穿搭描写也十分生硬。
  仿佛重点不在赵阙如何穿搭上,只是为了介绍赵阙穿搭的物品如何,不遗余力的介绍各种高科技产品。
  “老杨,老杨快来看!”
  一处研究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冲着另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喊,边喊边往对方身边快走。
  “我没聋,没看我忙着呢。”老杨没有转头,只是忙着自己手里的计算。
  “别写了,来看。”白发老人把自己手里的杂志硬塞到老杨眼前,挡住他的视线,让他不得不看。
  “我不看这个。”老杨只是看了眼封面,立刻嫌弃的转过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