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第11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讲和就不讲和,鸡汤杂志决定沉淀下来,不争不吵,文化人嘛。
  没想到,他们不争不吵,《九洲》还在输出。
  甚至已经不局限于在鸡汤杂志上找素材,自己发明新赛道,写的反鸡汤文学一个比一个离谱,冷笑话那是一个接一个。
  反鸡汤文学也不是白写的,鸡汤杂志之前写的各种鸡汤文学,《九洲》也一点点去证实。
  经过这段时间的争吵,《九洲》的销量一直逐步上涨,当然,这也跟全国教育水平跟上来有一定的关系,读书识字的人越多,《九洲》销量也就越多。
  相反,鸡汤杂志的销量增长率一直在下降,有时候还能达到负增长,也就是销量下降。
  以前,经常会有日报转载鸡汤杂志的文章,现在经常转载的是《九洲》的文章。
  当然,转载的不是反鸡汤文学,鸡汤文学现在已经被玩坏了,谁信这个谁脑子有问题。
  广大读者们被《九洲》训练的,看鸡汤杂志的时候,总觉得哪哪都不对,下意识想反驳几句。
  高中和大学老师在给学生推荐杂志的时候,也不会推荐鸡汤杂志,会
  推荐《九洲》,《九洲》上面各种外国新闻,比国内全面很多。
  这些新闻对他们开阔眼界,或者是写作文都有好处,不至于总是用老掉牙的例子。
  《九洲》现在不仅仅是转载新闻,还会对新闻进行一定的点评,这点评也是经过李稻花把关的。
  刚开始的时候是李稻花带着他们一点点剖析从日常新闻里能看出什么东西来,哪些新闻是值得去剖析背后深意的,哪些新闻是一带而过的。
  去媚,从编辑部开始。
  八月的时候,李稻花开始在编辑部征求意见,十一国庆节,去阿美莉卡旅游,杂志社报销差旅费,自己要额外买东西的话,那就自己掏钱。
  不过杂志社可以帮忙兑换外汇,方便在阿美莉卡用,按照官方汇率走。
  说是帮忙兑换,为了方便,李稻花已经想好直接从伊恩那里拿钱,反正她的版权费一直不断,足够给编辑部换钱的。
  “这次是自愿,占用大家的节假日确实不好,可是其他时间咱们编辑部确实忙,不过出去看看也有好处,大家考虑考虑,三天后统计表交给我,我需要提前给大家办理签证。”
  李稻花告诉人事,人事要去各个办公室通知。
  他们杂志社通常都是三四个人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负责一个栏目。
  编辑也比之前多了不少,不然更忙。
  刚开始办公室看起来还空荡荡的,可是很快,办公室里就多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资料,办公室小或者坐很多人,根本不利于办公。
  《九洲》杂志社普遍年轻化,只有少数责编年龄大些。
  人事处憋着笑出门,先是自己开心的跺脚,接着就快速跑去通知大家十一去阿美莉卡旅游,去的报名。
  刚通知一个办公室就走不了了,被编辑们拉住问东问西。
  关键是,他们问的问题,人事也回答不了,那也不妨碍他们继续问。
  比如说具体什么时候去,去什么地方,去都有什么旅游项目,有多少人去,去几天……
  这人事怎么会知道,只能告诉他们等通知,他现在只是统计人数,问他们去不去。
  “稻花老师说了,去的话,十一假期就没了,要想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