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第11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稻花写的阿美莉卡的优势,有人信,她写的缺点,信的人少。
  这一期杂志发表之后,李稻花的名声都差点毁了。
  有人认为,李稻花这么写,属于精神胜利法,阿美莉卡不可能是这样的。
  也有人认为,这样的贷款方式很好,一样是花钱买房子,贷款可以提前享受生活。
  贷款越多,享受的越多,这当中以年轻人最为突出。
  不管什么时候,年轻人都是消费主力军,八十年代,在工资普遍只有几十块的时候,他们也愿意花十几块甚至是二十几块来买一件衣服。
  因为国内的单位,基本上就是铁饭碗,就算现在没那么铁了,只要愿意,工作还是可以找到的。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个体户和私营单位,慢慢走上正轨,这些单位,都处在求才若渴的阶段。
  事实就是这样,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如果也毫无顾忌的进行私营,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地狱。
  第115章 道歉作为仅有的一款杂志,《九洲……
  作为仅有的一款杂志,《九洲》以其无可替代性成功突围,销售量一升再升,很快就进入第二梯队。
  而且,在李稻花看来,销售量基本上已经饱和,第二梯队是最好的结果了。
  它跟纯文学杂志不同,本身受众就不如纯文学杂志广泛。
  现在国内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等到国内进入信息化时代,《九洲》还要第一时间开展线上业务。
  线上业务将来肯定会成为《九洲》的另一个主要阵地,别的不说,全国十几亿人,出过国的又有多少人呢?
  《九洲》可以继续坚持自己的创刊理念,用视频的方式,直截了当的让观众们看到更真实的国外。
  不过等到那时候,《九洲》的对账可能已经又变样了。
  现在《九洲》的对账,国内赢的方面不多,基本上集中在民生和教育方面。
  下一期的对账,又添加上苏格勒和三哥,四方对比医疗。
  国内现在医疗整体水平不高,但是纵深要比其他国家好很多,托福曾经的赤脚医生培训,哪怕是小山村,也能就近找到医生。
  发达国家的社区医生制度,国内也一直在看齐,从普及性来说,并不比国外要差。
  当然,还是那句话,总体医疗水平不高,这是硬伤,现在确实没办法,很多疑难杂症都需要去国外进行治疗。
  疑难杂症的治疗,除了需要更好的医疗器械,对于医生的水平要求也很严格。
  国内的医疗系统基本上是建国后才正式建立起来的,跟其他国家相比,起步晚,也缺乏各种医疗研究。
  国外比国内早多了,比如倭国,他们国家的医疗研究,很多都是在我国抗战期间,利用我国老百姓进行的。
  可以说他们国家的医疗研究是建立在我国的痛苦之上的。
  不过这些也就是现在是问题,巨大的人口基数,完全可以弥补时间的不足。
  要说真正被国外卡脖子,甚至李稻花穿越的时候,都感觉很长时间也没办法突破的医疗方面研究,也就是枪伤了。
  国内大医院医生对枪伤的处理,可能都不如阿美莉卡社区医生的水平,无他,唯手熟尔。
  这是真没得说,国内还要专门派医生到阿美莉卡进行培训,毕竟,这方面伤员,他真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人口基数这时候也没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