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文艺妇女 第10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外欧阳远也跟着李稻花去过,好吗?当然好,那些国家没有经历大的战争,国家稳步发展。
  可这是相对有钱人的,穷人呢?他在最有钱的华尔街,也见过脏兮兮的流浪汉,只是这样的流浪汉很快就会换个面孔。
  欧阳远问过李稻花,这些流浪汉没有人帮助他们吗?李稻花推荐他看《我在这里死去》,流浪汉的结局大多如此。
  能够老死的,都属于天选之子,刚好没办法匹配上有钱人。
  如果李稻花真的把《爱你》放出去,这些人瞬间就能从褒贬不一变成疯狂攻击,毕竟,谁也没办法接受别人污蔑自己的精神故乡。
  写完生活困苦的国家,李稻花就用接收难民的方法,把两者融合在一起。
  接收难民还不是接收一两个,而是成群的接收。
  欧阳远看了半天,也不理解这是个什么操作:“不是说西方国家讲究利益吗?所以这个利益是什么?”
  “它的利益其实很大,首先,它满足了普通人圣人的心理,其次,它可以成为政客的筹码,你不理解很正常,你要是理解,这边建议你去参选,我投你一票。”
  李稻花又乐起来,一想到后面要写什么,一想到之后人们考古的时候,考古到这里,她就乐不可支。
  欧阳远还真不理解,帮人可以理解,但是这种无差别的经济支援……不太好说,再看看。
  在国内,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除了助人为乐,还有农夫与蛇,还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像这样直接撒钱的帮人,还是有些太超前。
  主角一家所在的社区因为条件比较好,各类设施比较完善,再加上有合适的地方临时安置难民,就成了难民聚集点。
  刚开始,这样善良的一家人是很高兴的,他们真的为自己能够帮到这些人感到高兴。
  直到这家的男主人听到这些难民获得的补助之后,男主人瞬间心里不平衡了。
  他每天努力工作,挣的钱,跟这些人领的难民补助金差不多,那他还工作个屁,他也去当难民好了。
  难民不需要工作,每天吃喝不愁,他们一家呢,哦,他们一家也能靠着社会福利吃喝不愁,就是可能没有现在生活的惬意。
  对于男主人的抱怨,女主人显然更开明,她认为,他们家伙既然选择了帮助这些人,当然要尽可能的做到最好,不然他们跟生活在自己国家还有什么区别呢?
  直到她的工作被适应生活后的难民顶替,因为他们更便宜。
  一双儿女所在的学校也涌入大量的难民孩子,他们上的是高中,涌入的孩子
  中,甚至有成年人,只是谎报年龄,成了未成年。
  当然,李稻花在写的时候,可不会写那么多的坏难民。
  她会写,大部分难民都是好的,只有少部分难民是坏的,一家四口就因为这一小部分坏难民,就排斥整个难民团队。
  虽然没有直接说,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他们并不是真的想帮助这些难民,只是想通过这些难民,提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圣人,自己的救世主形象。
  只要稍微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就立刻暴露本来面目。
  她有什么错呢?她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第102章 宝贝疙瘩这么写,是真的扎人心窝……
  这么写,是真的扎人心窝啊。
  尤其是,现在以前的红利还远远没吃完,他们也确确实实一直在搞接收难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