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像我和众姐妹一样。
  第118章 番外七 众食客
  【方空青】
  我们方家祖上全是读书人, 身上多少都有些功名,因此积攒下相当厚实的家底儿,称句书香门第绰绰有余。可传到我父亲那里, 不知怎么便歪成了无心仕途,喜好山水。
  歹竹出不了好笋,我比之父亲, 自是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家中藏书我一看便会, 久而久之便觉得难以满足, 于是更加一心向往各大山川, 风土人情,于是就连四书五经都不怎么爱读。
  父亲在我未及弱冠那年便去世了,我就这么成为了一家之主, 无论想做什么事情, 已然都做得了主。我想动身出门游历,可母亲身体不好,我实在放心不下。
  常言说,“父母在, 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确实有些道理, 父亲去的那般突然, 若是我远在他乡, 母亲再如父亲那般, 我……
  正因如此, 百般纠结的我心如汤煮, 日夜难安。还是开明的母亲劝我豁达出游, 还亲手为我缝好衣冠鞋袜。
  有着这般怪癖的我终归是没有忍住, 在同龄人都费心考取功名, 成家立业的时候,独自踏上了这在旁人眼中不甚着调的旅途。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年来,我遍访名山大川,佛刹古寺,居然也有了相当渊博的学识,一不小心便远胜过那些闷在房里苦读的书生许多。
  有好事者劝我入仕,剖析利弊,好言相劝。我这般离经叛道的行为落在他们眼里,终归属于不务正业。也是,世人都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呢!
  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的快乐,除了深爱父亲与我的母亲,竟几乎无人能懂。无妨,我自娱自乐便是,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直到我从国外返航到临江,误入那间名为一窟鬼的古怪食肆,我才找到了能够真正理解我的那位知己。
  那食肆的厨娘兼东家着实是个妙人,不止饭菜做得极为可口,就连观念也异于常人。为着她的饭菜,也为着和她畅谈,我这山川浪子,居然破例在这临江多待了好些时日。
  贺娘子瞧着不声不响,依我之拙见,怕不是我们大越朝能有的人物。只可惜众人皆醉,不知道这便是所谓的大隐于市。这世间多是些凡夫俗子,除了那位林先生,怕是无人配得上她。
  贺娘子的手艺世所罕见,我在这间食肆里呆着,自是少不了好吃好喝。期间再帮我这知己磨一磨那倨傲的林先生,别提有多快活。
  我和她交换完许多彼此不曾知晓过的见闻后,便重新踏上了旅途。我又见过了许多的人和事,增长了更多的见闻,贺娘子与林先生那样新奇而般配的情侣,却再难找出半对。
  人坐于家中亦有可能因呛噎而亡,旅途莫测的危险于我眼中根本不算什么。逆旅苦短,及时行乐,我乘坐着前往未知的海船,如往昔的日子中那般一往无前。
  手中的干粮这般难吃,怨不得我始终惦念一窟鬼食肆中的美味菜肴。算算时日,他们,应该早就已经在一起了吧?
  【苏雾夕、赵清昼】
  得即欣,阻即怨。欢喜冤家相恼乱。赵清昼真真是我苏雾夕的活冤家。每逢吵架,我都深深觉得,当初真是自己昏了头,才想着要嫁给他赵清昼。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寻常夫妻相看之前无甚么感情,婚后的日子不都能过?
  没有感情,只是依照规矩行事,相敬如宾时间久了,单靠利害关系和那培养出来的亲情,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就那么着过去了。
  可我听着话本子长大,听多了别人演绎的爱情,终归是对赵清昼抱有希冀。可正因和他有情,我的日子才过得这般难捱。
  我嫁妆颇丰,不靠他赵清昼亦能过得吃香喝辣,本应能在赵家挺直腰杆,可实际上做尽了伏低做小之事。
  旁的官吏都知道适可而止,常常闲散度日,唯独他这呆子整日里忙于公干,竟不知在忙些什么。正因如此,他相较旁人赴宴甚少,便是去了回来家中,身上也无丝毫脂粉气息。只是不知道都见到了些什么,夜里要得越发狠了。
  大抵世间利弊总是相生相随。
  我喜欢他博学上进,可他因此满心公务。恰因他爱泡在衙门里,所以少了应酬。我满意他不拈花惹草,可婚后不过半年,他母亲因我无所出,又塞人无果,便常常设法搓磨于我。也是因他过于上进,无心看顾家里,便不知他那面甜心苦的母亲都做了些什么。
  我恼恨他没空陪我,只知一味索欢,若非除我之外不近女色,我真不知他心中是否对我有情。
  我同他哭过、闹过,他说自己如此这般全是为我们的将来着想,甚至指责我不懂他。我不懂他?好你个赵清昼!你又可曾真正愿意关心我过着什么日子,又何曾真正懂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