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新封”二字一出,诸命妇皆侧目。这意味着,长宁侯是皇上的人,是今朝前途无限的新贵,跟太上皇时期的旧功勋乃是云泥之别。
  贾母把站在她身后的李莞喊来身边,拍着她的手,笑着道:“长宁侯,正是我家大孙子媳妇儿的弟弟。”
  众人的目光这才聚焦在李莞身上。这个妇人身材娇小,体态健康丰腴,脸上挂着恬静的笑容,一看就是日子过得滋润着,竟是北静郡王王妃也着实羡慕她身上的这份静谧。
  第79章 值得
  待与诸位王妃、命妇吃完茶,又在园子里逛了一圈。贾母邀请诸位客人入席。南安太妃就告辞了,说:“我这身子不爽快,但今日不来是使不得的。恕我先告辞了。”
  李莞瞧了半天也没瞧出南安太妃有半点不适之态,反而一直气定神闲地打量贾家的姑娘们。身体不舒服,只是托辞罢了。
  贾母听她如此说,又互相说让一回,又亲自将她送到园门口。贾母给南安太妃的面子是很足。南安太妃坐轿而去。
  北静王妃略坐了一坐,也告辞了。
  其余命妇们有的告辞,有的在贾家吃席。
  一整天下来,李莞忙出忙进,累得身上都跟拆了骨头似的。夜里回屋安顿了柔姐儿就酣睡到天明。
  次日一大早,李莞跟贾母问安。贾母歪在榻上,说乏得很,将管待之事皆交给了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莞、凤姐儿等。
  这作个寿也是把老太太累个够呛。头一天有王公勋贵来,贾家的礼数向来是要周全的。第二天来的是达官贵人,贾母精神不济,就不去了。
  尤氏这些日子待着荣国府,白天陪客,晚上陪贾母玩笑,夜里宿在李莞院里的客房。
  黛玉、湘云也被留在荣国府,陪上贾母几日。合着出了府的宝钗、宝琴,亦是在贾府留了数日,不过贾母依旧是亲宝琴,远宝钗罢了。还有贾氏旁支的喜姐儿和四姐儿,两姐儿生得好,说话做事也与旁的不同,也被留下来,陪老太太。
  贾家这个百年大家族,如今富庶的只有宁、荣二府。旁支里多有日子不太好过的。
  贾母跟管事的婆子说:“跟园子里各处女人们都说说,留下的喜姐儿、四姐儿,大家也照看经心一些。有人小看了他们,我是不依的。”
  婆子应了,鸳鸯恐话传不下去,便道:“我说去。他们那里听他的话。”
  鸳鸯遂来稻香村,跟李莞讲贾母的话,又听炒豆儿说大奶奶跟东府大奶奶往三姑娘处去了。
  鸳鸯又往晓翠堂去,但见人都在园中说笑。
  李莞见鸳鸯来了,忙让她坐。鸳鸯说明来意后,李莞又让她把话都说给园子各处,让诸人知道。
  尤氏笑着道:“还是老太太想得到,我们年轻人,捆上十个也赶不上。”
  鸳鸯不见凤姐儿,问她在哪里。
  李莞道:“回去歇了。”
  原来凤姐儿这两天怄了气。
  原是荣国府的两个婆子不听尤氏的,说各家门,另家户。宁国府的奶奶还管到荣国府去了不成?这话被尤氏听到,气个够呛。凤姐儿便把那两个婆子给绑了,让邢夫人、王夫人发落。因为那两婆子是王夫人的人,如今老太太做寿,邢夫人、王夫人又在一处,便一道请示了。
  谁知,邢夫人反倒替那两婆子求情;王夫人拿出菩萨面,也说老太太做寿要紧,还说珍哥儿媳妇儿不是外人,也不会介意。到显得是王熙凤做恶人了,赌气回房哭去了。
  李莞也是劝过她半天才走。熙凤是个聪明人,但太过要强,事事都想尽善尽美。就拿那两婆子的事情说,凤姐儿既要给尤氏出头;又要全了她婆婆邢夫人、姨母王夫人的脸面,图一个别人口里的“孝道”。殊不知,邢夫人、王夫人本身就不是忠孝之人,一个掉到钱眼里,一个素来佛口蛇心。指望她二人给旁人出头,自己做恶人,便是指望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人的忠善是很宝贵的东西,只能给值得的人。对不讲道理的人,谈什么道理?若是那日是李莞得知那两婆子奴大欺主,便是直接绑了发庄子上去了。回头跟太太们打个招呼即可。因是婆子不对被发庄子,人尽皆知后,太太们也不得明了去庄子捞人了。
  鸳鸯、探春也是为熙凤受气而不平。
  鸳鸯道:“为人难做。若没机变,公婆又嫌太老实,底下人也不怕;若有机变,又治一经损一经。那些奴才们就会背地嚼舌根。我怕老太太生气,也不敢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