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36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况且,顾陆他现在的时间都花费在新书,以及帮国家写庆礼文上。这类小活动,他肯定不会认真的。”杨星进行合理的猜测,“肯定是学校领导下派的任务,顾陆本人也没办法拒绝,所以才有这么一件事。”
  好像有道理!
  “那我试试?”费海说。
  “当然,我们都是很相信你能力的!”杨星说。
  实话,除了身高,费海也是浙外学生里最拔尖的存在了。
  试试就试试!
  另一头,轻快的咕噜大王已把《生存卡》和《大盗悔过记》给写完了。
  发到刘勇的邮箱之后,还用手机发去了微信消息。
  邮箱肯定不可能时时刻刻看,但微信是比较及时的,刘勇收到信息的第一反应是——太快了吧!这才过去两周,应该多思量思量。
  第384章 不值得研究?!
  说起副主编刘勇,就必须说起人民文学的康主编。因为两人之间发生了比较有趣的故事——
  作协开研讨会,书记处的书记们全部在场,还有主席团委员。以及创作研究部门、现代文学馆、鲁迅学院等单位领导,组成的这会议。
  也别说会议没用,对网络文学的监管意见,就经过这样的研讨会,草拟出初步的规章。
  只有变成“自己人”的形状,网文作家才能批量进入鲁院学习。茅盾文学奖才能专门为网文开辟一个新人文学奖。
  现场四十多人,只有七名作家。其余人等是什么身份呢?康主编和副主编刘勇就不说了,人民文学的主副编辑。
  单独提出几位让同学们看看情况。
  第二排里个子最高的是华博士,社科院教授,同时也是鲁省理工大学教授,从事民俗学专业博士后研究。
  坐华博士旁边的女士,头发花白也难掩气质。狄主任,专门研究鲁迅与萧红的,目前是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同时还多次担任林斤澜短篇奖评委会主任。
  林斤澜和汪曾祺,两老在地球上并称为文坛双壁。平行世界即便没汪老并称,林老的含金量丝毫没有降低。如果说汪曾祺擅长散文和杂文的话,那么林斤澜就是国内的短篇圣手。散文《春风》选上了初中教科书,但相信大多数人都没什么印象。读者和路人谈论也少,连带着林斤澜短篇奖知名度也不高,所以顾陆前面给自己定下目标时,压根没算上。
  “狄主任对萧红老师的研究,应该是我们国内最详细的了吧。黑手的描写太具有冲击性了。以身体某些部位当做意向,非常值得推进的研究方向。”陈教授夸奖,“我没记错的话,《手》是萧红老师为数不多描写中学生活的作品吧?”
  “是唯一的,算是为数不多。”狄主任笑着说,“《手》是萧红老师唯一一篇描写中学生活的作品。”
  狄主任坐下,在场众人还看着文件,还有《手》的复印稿件。[在我们的同学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手:蓝的,黑的,又好像紫的;从指甲一直变色到手腕以上。]开篇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
  这类复印用来做研究,不进行商业用途,是完全没问题的。甚至于很多出题老师,用来做试卷,讲究的才给个一两百,不讲究的,压根不告诉你。
  大概过了十多分钟,等到基本所有人都看完。又进行了一番讨论,内容还是比较有干货的。太干,就不摘录了,怕大家噎着。
  会议主持人秘书长田孟戈,用眼神和手势提醒下一位老师可以开始自荐了。
  “下一个就我来分享吧,我今天的题目是国内一個比较冷门的作家。”康主编起身,先把手里复印的稿件,纷纷派发给众人。
  派发给自家副社长刘勇时,康主编故意躲开了眼神接触。
  冷门?有多冷门,狄主任、华博士等人纷纷低头看稿件题目“论顾陆对边缘人[侏儒]意向使用的改变。”
  副标题:初步梳理顾陆目前的创作阶段
  果然,老登你还是没忍住吧!刘勇努力让嗤笑放心里而不挂脸上。毕竟是顶头上司,逼急了狗急咳咳……怎么办?可调侃的眼神还是要的,刘勇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既想调侃又要注意尺度,咦?这不和谈恋爱差不多吗?又要逗又要担心对方炸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