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第35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吃了年龄太小的好处,被捧上了不应该到达的高度。”
  你一句我一句,纷纷开始蛐蛐一个比他们小十几二十岁,算是他们晚辈的作家。有嫉妒的,有人云亦云跟风的,有所持长辈派头的。
  有时还真应证了那句话——朋友不必有共同的喜好,只需要有共同的敌人就行。
  啪啪——
  二两玻璃杯和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口中共同的敌人比卤花生和卤毛豆更下酒。
  天气转凉,酒桌上的战斗力也变弱了,仅有两个飞天茅台空瓶子,严锋一群人比往日更早的结束。
  “我就说晚上十一二点的月亮好看吧,一会是两个,一会是三个。”严锋抱着这样的想法睡过去。
  翌日清晨,阴雨天。对心情好的人,雨水是让一切变得展现的毛刷。对心情抑郁者,雨水淅淅沥沥,好像是胶水,把树木、街道、记忆一切变得黏黏的。
  雨还是那场雨,只是心境不同,意义就不同。
  没太阳的照射,严锋等人身上的酒味好像散不了,一团一团仍旧包裹着宿醉者。起身活动,就有发酵的味道外溢。
  《人民文学》8月新刊发布了。严锋等作家第一时间拿到了,因为他是按年订购。
  花城、收获、十月、人民文学的销量,一部分读者是来自作家。
  你想想,全国作家数,即便不算网络作家,也有二三十万。所以即便实体大衰落的情况,人民文学的销量依旧每期三四十万,就是这么来的。
  头天喝酒了,白天清醒,喉咙口干舌燥,倒了一杯隔夜茶,当前也管不了许多了。
  严锋拿着三本文学杂志回屋,分别是人民文学、诗刊、收获。
  前面人民文学宣传了,顾陆的回归短篇将在八月份刊登。大张旗鼓的,严锋就是看不惯。其他读者,包括他都没在这待遇。他本人无所谓,主要是写儿童文学,可其他作者内心能舒服吗?
  没什么好大不了的,严锋想着,“又改写聊斋,或者是阅微草堂笔记?”
  刊物的导读篇,推荐了本期连载的三部作品,其中三个作家都非常熟悉。
  迟子建、池莉,不必多说。前者《额尔古纳河右岸》荣膺茅盾文学奖,后者更是短篇大家,作品很多改编成影视剧的。
  最后一个是顾陆,和这两人放一起也是被抬咖了。严锋这样想。
  《侏儒》在结构、故事的进程、语言的简练,这些渐渐被忽视的技术要素上,给我们来了一次教科书式的复刻。而在内容和价值层面,顾陆也有精心思考。作品在情节推进中积攒着势能,无论对边缘人物的世相,还是对社会真实的猜测,都进行了描述。显现了作者非同一般的平衡力——藏锋的分寸。立足于马戏团描整个社会,在这个短篇,以灵怪利落而不是玄虚的语风自然而然地讲故事,十分值得一看。
  “教科书的复刻?”严锋嘴角泛起了不明所以的笑容。
  紧接着他看向这个短篇。
  一万来字,不多。哪怕是认真看,半小时也看完了。
  刚开始:就这?
  看完:这?!
  “好像真的有点东西,不过缺点也很多,写国外的故事没代入感,侏儒变帅之后所遇到的景象完全不符合现实的……”严锋只是一味从鸡蛋里挑骨头,总算是挑出来了不少骨头。
  良久,这些骨头化作一句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篇文章肯定是超常发挥。”
  短篇是很考验一个作家功底的,作家厉不厉害,真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举一个地球和平行世界都有的作家例子“shut up”,不谈论他人品道德如何。就他所写的《月光斩》《姑妈的弯刀》等带着奇幻色彩的短篇,前者还是第一届蒲松龄短篇奖的获奖作品,也是目前顾陆唯一获得的文学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