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色字迹如同印章,带着它所封存的记忆,火光中缓缓燃尽。
  尚裳重回灵桥组织数月后的一天,施华兴奋地跑去找她,说组织已经调查出她亲生父母的情况。他们是一对普通的恩爱夫妻,她八岁的时候,他们死于一次大地震。很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惨痛,她本能地使用了自己的能力。
  尚裳接过施华手里的照片。时值初秋,阔叶树的叶片已开始泛黄,其中一片打着旋飘过她手侧,擦过那张薄薄的相片落在地上。
  男人和女人衣装普通而整洁,头贴在一起,像一个坚稳的三角形,更像一颗倒悬的心。两人对镜头真诚地微笑着,看不出什么光耀誓言,却真的在最后共赴死宴。
  “你长得很像你妈妈呢。”施华在一旁插话。
  尚裳闻言只是笑笑,将照片放在贴近胸口的上衣口袋,默默按住。
  她抬首,只见日圆天高,徙鸟隐没。
  有一天,我梦见了两个人。
  世界像一个巨大的筛子,要淘尽一切不合意愿的造物。这对男女身处震中,周遭的一切都在剧烈晃动,而他们在墙塌瓦碎、地动山摇里低着头护住彼此,紧紧相依。
  我一直看着他们。我想,那一定就是我的父母了。
  而直到他们抬起头我才发现,那个男人是你,女人,是我自己。
  我们头顶的高楼像玩具一样摇晃,继而塌裂开来,抛下石块、钢筋和滚滚浓烟,向你我砸来。
  而我们紧紧拥抱。连死亡也未能将我们分开。
  第15章 ☆、再临之诗1
  入秋一月,天高气爽。
  学术交流中心里,绿意相比夏日显得有些意兴阑珊。争奇斗妍拼过一季的花儿们,此刻纷纷让位于自己的果实。五角枫的翅果在缓缓的风里打着旋。小风铃似的顽皮地响在枝叶间。
  正是上课时间,这里人不多,几座白色小洋房周边稀稀疏疏地散着,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小声地聊天。
  中心入口处此刻走来一行人,为首的是位女生,身穿浅蓝色高领毛衫,下面一条紧身的牛仔裤,整个人看来精干利落。正向身后尾随的人用英语介绍着:
  “这是我们学校的学术交流中心,前身是空军的将军楼
  ,专家来访时可以住在这里。”
  她身后的人们闻言四处打量,不时点点头,三三两两地说着话。
  关静持长舒一口气,心想,只要这里参观完,就到下午的学术会议时间了。这群各国专家那时便交由物理学院的教授们应对,到时她就可以歇歇了。
  今年的国际量子力学研讨会会场设在她所在的学校。会议第二天有专家在吃完午饭后提出要参观校园,并希望由学生为他们担任导游。于是,刚刚敲定了一笔赞助费,完美卸任外联部部长,正打算在中午闷头大睡一觉的关静持便被一通电话从被窝里掘了出来。听到电话那头校领导的郑重嘱托,关静持只有一边暗暗流泪,一边说好的我这就去。
  都怪她平常在学生会太引人注目,又有说服柯达相机美籍主管出资赞助学校12.9长跑的光荣历史,搞得校领导总会在这种时候脑里灵光一现,说,就是她了。
  关静持压抑着打呵欠的欲望,不断鼓励自己坚持就是胜利,同时指着不远处铺着绿色塑胶、此时空无一人的运动场,微笑着向已快走到中心尽头的一行人说:
  “那是学校新建的网球场,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进去玩,那里下午的收费——”
  即将带头跨过学术中心和网球场间低矮水泥围栏的关静持,忽然瞪住眼睛张大嘴巴,脸上现出三个o,并且越变越大。然而在身后的人们察觉到异常前,她已将它们变成三道上下呼应的弧线,收脚扭头转方向一气呵成,热情示意参观者全体回转,说:
  “啊呀呀,我刚才忘记了一个地方,那里是必须要参观的啊。大家快跟我来,要不没时间了。不来会后悔哦。”
  语态镇定,身姿催促,言语煽动。三管齐下,参观者们或好奇或随意,最后都跟着她向交流中心外部走去。眼见随员已全部离开交流中心的大门,关静持偷偷抹把冷汗,只觉得睡意尽去,心里哭笑不得地感慨:
  岳明烨同志,你欠我的,一学期的免费午餐都还不了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