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2 / 3)
说着,他将一本厚厚的册子递给了林如海。
林如海接过一看,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上头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名字赫然在列,欠款数额都不少。
林如海看完,心中已有了主意。
他合上册子,对宋大人拱手道:“大人,下官瞧着,这里头大多是四王八公这些个前朝元老。他们世代显赫,如今国库空虚,正是需要他们以身作则的时候。只要这里头有人愿意做个表率,这追缴欠款的工作也就好办多了。”
户部右侍郎徐大人听林如海这么说,眼睛一亮:“如海贤弟这么说,看来是有眉目了?”
“倒是有个想法,就不知道能不能成,不如下官先回去试试?”林如海见宋尚书点头,便不再多言,告辞后立刻回府,叫人去请贾琏。
贾琏很快便来到林府。
他现在对这位姑父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比起自己父亲的不靠谱、二叔的迂腐,能斗倒甄家的姑父,真是厉害太多太多了。
“贤侄上次抱怨,说老太太看重你二叔,又说你无法在府里施展抱负。”林如海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地说,“那如今有个好机会摆在这儿,若是办得好了,贤侄说不定就有机会拿到个实差,甚至在朝堂上也能有个好名声。只是不知道贤侄敢还是不敢了?”、
他之前铺垫那么多,就是为了今天。
贾琏一听这话,精神大振,忙起身请教:“姑父此言,小侄愚钝,还请姑父指点迷津!”
“户部如今追缴国库欠款,贤侄可知道,荣国府欠了国库多少银子?”林如海目光锐利地盯着贾琏。
贾琏闻言,脸色一僵。他虽然略知府上欠了些钱,但具体欠了多少,他真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清楚。
他只听说当年大家都从国库借钱,不借的倒是不合群,可谁也没提过具体数目。
林如海伸出两根手指头。
贾琏呆了呆,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试探性地问:“二十万?”
见林如海点头,贾琏顿时傻眼了——二十万两!那怎么还得起?
如今府上的状况,他和王熙凤当家,自然是知道的,说是入不敷出也不为过,这笔巨款简直是天文数字。
“二十万,说多呢,的确很多,但就府上的情况,也不算多。”林如海却不以为意,继续提点,“当今圣上眼里容不下沙子,甄家都倒了,贤侄想一想,要是不还钱,会是什么个情形?”
他语气严肃,提醒贾琏事情的严重性。
“既然横竖都要还,何不借此出个头,在皇上面前表现一番?若是能第一个带头还清欠款,皇上一高兴,你的前途也就到手了。”林如海循循善诱,将利害关系分析得一清二楚。
贾琏明白姑父的意思,但为难的是没钱。他苦笑道:“姑父,不怕您笑话,这府里早就入不敷出了,这么多钱,小侄一时半会儿,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林如海却摇头笑道:“你呀,还是太年轻了。既然你们夫妻帮了我不少忙,我今儿索性把话说的透彻一点。”
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
“第一,你去看看赖家!你们家的奴才,怎么比主子还有钱?”
“第二,国公爷去了多少年了,荣国府的牌匾还挂着,就不太合适了。你父亲袭爵,袭的是什么?想必贤侄心中有数!”
两点说完,贾琏顿时恍然大悟,醍醐灌顶。
他赶紧起身,向林如海深深作揖,感激道:“多谢姑父点拨!小侄明白了!”
告辞后,他急匆匆地回府去了,脑子里飞速盘算着如何借此机会,为自己谋得实权与前程。
贾琏一路疾行,脑子里飞速盘算着林如海那番话的深意。 ↑返回顶部↑
林如海接过一看,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上头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名字赫然在列,欠款数额都不少。
林如海看完,心中已有了主意。
他合上册子,对宋大人拱手道:“大人,下官瞧着,这里头大多是四王八公这些个前朝元老。他们世代显赫,如今国库空虚,正是需要他们以身作则的时候。只要这里头有人愿意做个表率,这追缴欠款的工作也就好办多了。”
户部右侍郎徐大人听林如海这么说,眼睛一亮:“如海贤弟这么说,看来是有眉目了?”
“倒是有个想法,就不知道能不能成,不如下官先回去试试?”林如海见宋尚书点头,便不再多言,告辞后立刻回府,叫人去请贾琏。
贾琏很快便来到林府。
他现在对这位姑父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比起自己父亲的不靠谱、二叔的迂腐,能斗倒甄家的姑父,真是厉害太多太多了。
“贤侄上次抱怨,说老太太看重你二叔,又说你无法在府里施展抱负。”林如海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地说,“那如今有个好机会摆在这儿,若是办得好了,贤侄说不定就有机会拿到个实差,甚至在朝堂上也能有个好名声。只是不知道贤侄敢还是不敢了?”、
他之前铺垫那么多,就是为了今天。
贾琏一听这话,精神大振,忙起身请教:“姑父此言,小侄愚钝,还请姑父指点迷津!”
“户部如今追缴国库欠款,贤侄可知道,荣国府欠了国库多少银子?”林如海目光锐利地盯着贾琏。
贾琏闻言,脸色一僵。他虽然略知府上欠了些钱,但具体欠了多少,他真是两眼一抹黑,根本不清楚。
他只听说当年大家都从国库借钱,不借的倒是不合群,可谁也没提过具体数目。
林如海伸出两根手指头。
贾琏呆了呆,艰难地咽了口唾沫,试探性地问:“二十万?”
见林如海点头,贾琏顿时傻眼了——二十万两!那怎么还得起?
如今府上的状况,他和王熙凤当家,自然是知道的,说是入不敷出也不为过,这笔巨款简直是天文数字。
“二十万,说多呢,的确很多,但就府上的情况,也不算多。”林如海却不以为意,继续提点,“当今圣上眼里容不下沙子,甄家都倒了,贤侄想一想,要是不还钱,会是什么个情形?”
他语气严肃,提醒贾琏事情的严重性。
“既然横竖都要还,何不借此出个头,在皇上面前表现一番?若是能第一个带头还清欠款,皇上一高兴,你的前途也就到手了。”林如海循循善诱,将利害关系分析得一清二楚。
贾琏明白姑父的意思,但为难的是没钱。他苦笑道:“姑父,不怕您笑话,这府里早就入不敷出了,这么多钱,小侄一时半会儿,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林如海却摇头笑道:“你呀,还是太年轻了。既然你们夫妻帮了我不少忙,我今儿索性把话说的透彻一点。”
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
“第一,你去看看赖家!你们家的奴才,怎么比主子还有钱?”
“第二,国公爷去了多少年了,荣国府的牌匾还挂着,就不太合适了。你父亲袭爵,袭的是什么?想必贤侄心中有数!”
两点说完,贾琏顿时恍然大悟,醍醐灌顶。
他赶紧起身,向林如海深深作揖,感激道:“多谢姑父点拨!小侄明白了!”
告辞后,他急匆匆地回府去了,脑子里飞速盘算着如何借此机会,为自己谋得实权与前程。
贾琏一路疾行,脑子里飞速盘算着林如海那番话的深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