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说,臣以为,为君者,当怀忧国忧民之心,洞察天下大势,方能乾纲独断,引领万民。而为臣者,既要竭尽所能辅佐君王,使其圣明决策得以施行,更要勇于直谏,匡扶社稷于危难之际,使朝纲清明,天下归心。”
  黛玉听完点了点头:“看来他对你这个皇帝,也有要求呀。”
  “不过这事儿,本朝没有先例,所以还是要请示太上皇和太后娘娘。”黛玉指的是,让琼南他们去集英楼观进士风采的。
  萧霆钧点头,这二人虽然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后了,但依旧十分尊敬太上皇和太后,并不愿意让他们不愉快。幸运的是,太上皇和太后除了国家大事,比如吐蕃这次,其余时候,他们一般都不会胡乱插手。
  只是没料到,太上皇和太后立马就赞同了这个提议,甚至太后还表示想一起到集英楼上去瞧瞧。
  “还是皇上灵活,哀家虽然老了,也想去一睹新科进士的风采呀。”太后笑盈盈。
  太上皇哼了一声,没说话。
  而得知可以去集英楼上看看的嘉悦姐妹自然是高兴不已,黛玉提前让人将集英楼略为布置了一番,彩幕珠帘遮住了看台,从楼上虽然看不真切,但也能看出个大概了。
  黛玉陪着太后坐着,嘉悦和琼南姐妹也都在侧。
  状元郎便是萧霆钧特意向黛玉提起的那一位,名唤苏子冉。
  “果然不同于旁人,如今见他站在众人之中,让哀家想起四川时候的一种名唤香樟的树木。”太后从黛玉处,听了几分,于是也十分留心。
  嘉悦拉了拉琼南的衣袖,让她赶紧多看看,到底好还是不好,她凑到琼南耳边嘀咕:“要是不好,还能跟皇祖母和母后说说,等着父皇赐了婚,你可没法子反悔了。”
  琼南羞的脸都红了,瑛公主在一旁拉了一把嘉悦:“你这是着急吗?”
  嘉悦才不怕小姑姑的打趣呢:“我可不着急,要着急也是姑姑你先着急呢。”
  太后看着几个孩子,冲黛玉笑道:“还是年轻好啊,无忧无虑的。哀家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她们一个个的都成亲了。”
  “母后身体还硬朗着呢,太医每日将父皇和母后的脉象送过来,儿媳瞧着好得很呢。”黛玉没说的是,其实太上皇的身体,反倒是不如太后的。前两日萧霆钧还跟黛玉说,要吩咐太医好生照顾父皇。
  琼南心中更是翻腾的厉害,昨儿皇后娘娘特意跟她说了,她以前总觉得自己不幸,宁愿出生在普通家庭,也不愿意有那样的父母。可她现在觉得,自己其实十分幸运了,父母犯了错并未牵连到她和妹妹不说,还金尊玉贵的长大。
  这些年读书,她更是明白,这天底下,还有许多人受苦受难呢。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她应该知足。
  她主动去表示愿意嫁去吐蕃,就是因为她明白,她们这样的姑娘,也应该为国为民,而不是一味只考虑自己。
  没想到皇上这样果断,能一战就拿下。
  更没想到,叔叔婶婶虽然是皇上和皇后,但对她这个侄女儿,简直和对亲生女儿没有区别了。
  围观了新科进士们的风采,回到宫内黛玉单独留下了琼南,问她方才的苏子冉好不好,琼南红着脸点了点头。
  黛玉拉着她的手:“也不着急,过几日我让刘夫人替你安排,到时候你们能一块儿说说话,有长辈在,一起聊聊天是无碍的,到时候你可以看看,他谈吐为人如何。千万别委屈自己,出嫁可是大事儿。”
  说的琼南害羞的低了头。
  黛玉口中的刘夫人,就是惜春,如今刘继善是兵部侍郎,她出面请客,最是合适。
  很快,琼南的婚事也就定了下来。
  一年后琼南出嫁,只是黛玉没料到一场喜事后,倒是有一场丧事。
  贾兰上折子请求丁忧——贾政去世了,贾兰要扶着贾政的灵柩回金陵安葬。
  第326章 番外八、人皆养子望聪明(1)
  黛玉得到贾政离世的消息,还是有些唏嘘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