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2 / 2)
“真的啊?”肖窈一听就来了兴趣,迫不及待地坐上他的自行车后座,连声催促他,“快走,我快饿死了。”
付靳锋笑了笑,长腿跨上自行车,扭头喊她:“拉住我的衣服,坐稳了。”
肖窈立马照做,“快走吧。”
付靳锋扭头,长腿一蹬脚踏板,自行车转动,骨碌碌地往城外的方向骑去。
第115章 看红梅
付靳锋骑着自行车带着肖窈出了城南, 沿着郊外的黄土路,在乡野之间行走。
一开始肖窈还跟付靳锋有说有笑,说着肉联厂和她日常发生的一些趣事, 直到天色越来越暗,道路越来越狭窄难走, 周围全是比人还高的油菜作物,自行车骑在其中的小道上, 周围黑乎乎的一片,除了虫鸣之外, 什么也听不见,看起来挺渗人的,肖窈便渐渐没了说话的兴头。
“我们到底去哪啊?”她拽着付靳锋的衣服,看着周围成片高大的油菜,开口说:“这路太烂了, 自行车骑在这路上,抖得我胃里难受,我还不如下来走。”
“到了你就知道了。”付靳锋知道她娇气,受不住颠簸, 特意放慢了车速, 安抚她:“你抱着我,闭眼睡会儿, 等你醒了就到了。”
肖窈心说,她坐在自行车后座呢,又没个护栏什么的,她哪能睡觉,不过还是依言伸手抱着付靳锋的劲腰,靠在他宽厚的后背打盹。
或许是他身上用肥皂洗得公安制服的淡淡肥皂味, 闻着很舒服,又或许是他放慢了速度,自行车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慢慢抖动着,不会让人太难受,肖窈竟然靠着付靳锋的后背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好几次她差点仰头摔下自行车,都被付靳锋眼疾手快地腾出一只手来抓住她的手,一面稳住她的身子,一面骑着自行车继续往前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肖窈终于听见付靳锋说:“到了,下车吧。”
肖窈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发现周围黑乎乎的一片,天色完全黑了,什么都看不见。
“这是哪啊?”她睡眼惺忪地从自行车上下来,没注意看到脚下有块石头,差点绊倒。
“小心!”付靳锋急忙扶住她,指着不远处道:“我们要到那里去。”
肖窈顺着他指得方向看去,漆黑的夜色中,远处有一大片绵延不绝的山脉,其中距离他们大概一百米的位置,有一座小山,山下有个不大的土屋子,外面有半人高的土墙,里面屋里的窗户前隐约透着一点灯光出来,周围则是漆黑一片,看起来这附近,就只有这一户人家。
付靳锋推着自行车,示意肖窈跟着他走。
肖窈怀揣着疑问,跟着他行走在狭窄的羊肠道路上,很快两人就停在了那处房子院子外。
肖窈这才发现,眼前的土屋,远处看着小,走进了一看,居然四间房,中间还隔着一个小客厅,院子左右两侧还有厨房、厕所、柴房等等,院子墙角下,种着许多花果蔬菜,这处屋子是典型的西南农家院。
肖窈隐约听到附近水流声,她转头四处看去,隐约看到土屋对面,有一个不大的湖泊,不由吃惊:“你把我带到北山北湖啦?”
“不是,北山离城南至少有三个小时的路程,这里是一个名叫栗村的地方。”付靳锋把自行车推进院子里。
转头牵着肖窈的手,领着她往屋里走,边走边说:“战乱的时候,栗村的人为了避开战火,对外谎称整个村子的人都感染了麻风病,将年轻人送去战场当兵,老人妇女孩子留在家里,在麻村这个不大的麻湖,以种莲藕和养鱼、放羊为生。
后来这个地方还是被日军发现,进行了屠村,村里只幸存了几户人家,建国以后,这村里的人死的死的,散的散,最后只剩下一户人家。
由于这里地势偏僻,麻湖四面环山,群山陡峭,难以开荒种植庄稼作物,因此建国以后,麻村这户人家规划给附近最近的村镇公社,每年定期上交莲藕、湖鱼做税,平时鲜少有人来这里,倒也给这户人家偷偷做起私房菜创造了机会。” ↑返回顶部↑
付靳锋笑了笑,长腿跨上自行车,扭头喊她:“拉住我的衣服,坐稳了。”
肖窈立马照做,“快走吧。”
付靳锋扭头,长腿一蹬脚踏板,自行车转动,骨碌碌地往城外的方向骑去。
第115章 看红梅
付靳锋骑着自行车带着肖窈出了城南, 沿着郊外的黄土路,在乡野之间行走。
一开始肖窈还跟付靳锋有说有笑,说着肉联厂和她日常发生的一些趣事, 直到天色越来越暗,道路越来越狭窄难走, 周围全是比人还高的油菜作物,自行车骑在其中的小道上, 周围黑乎乎的一片,除了虫鸣之外, 什么也听不见,看起来挺渗人的,肖窈便渐渐没了说话的兴头。
“我们到底去哪啊?”她拽着付靳锋的衣服,看着周围成片高大的油菜,开口说:“这路太烂了, 自行车骑在这路上,抖得我胃里难受,我还不如下来走。”
“到了你就知道了。”付靳锋知道她娇气,受不住颠簸, 特意放慢了车速, 安抚她:“你抱着我,闭眼睡会儿, 等你醒了就到了。”
肖窈心说,她坐在自行车后座呢,又没个护栏什么的,她哪能睡觉,不过还是依言伸手抱着付靳锋的劲腰,靠在他宽厚的后背打盹。
或许是他身上用肥皂洗得公安制服的淡淡肥皂味, 闻着很舒服,又或许是他放慢了速度,自行车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慢慢抖动着,不会让人太难受,肖窈竟然靠着付靳锋的后背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好几次她差点仰头摔下自行车,都被付靳锋眼疾手快地腾出一只手来抓住她的手,一面稳住她的身子,一面骑着自行车继续往前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肖窈终于听见付靳锋说:“到了,下车吧。”
肖窈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发现周围黑乎乎的一片,天色完全黑了,什么都看不见。
“这是哪啊?”她睡眼惺忪地从自行车上下来,没注意看到脚下有块石头,差点绊倒。
“小心!”付靳锋急忙扶住她,指着不远处道:“我们要到那里去。”
肖窈顺着他指得方向看去,漆黑的夜色中,远处有一大片绵延不绝的山脉,其中距离他们大概一百米的位置,有一座小山,山下有个不大的土屋子,外面有半人高的土墙,里面屋里的窗户前隐约透着一点灯光出来,周围则是漆黑一片,看起来这附近,就只有这一户人家。
付靳锋推着自行车,示意肖窈跟着他走。
肖窈怀揣着疑问,跟着他行走在狭窄的羊肠道路上,很快两人就停在了那处房子院子外。
肖窈这才发现,眼前的土屋,远处看着小,走进了一看,居然四间房,中间还隔着一个小客厅,院子左右两侧还有厨房、厕所、柴房等等,院子墙角下,种着许多花果蔬菜,这处屋子是典型的西南农家院。
肖窈隐约听到附近水流声,她转头四处看去,隐约看到土屋对面,有一个不大的湖泊,不由吃惊:“你把我带到北山北湖啦?”
“不是,北山离城南至少有三个小时的路程,这里是一个名叫栗村的地方。”付靳锋把自行车推进院子里。
转头牵着肖窈的手,领着她往屋里走,边走边说:“战乱的时候,栗村的人为了避开战火,对外谎称整个村子的人都感染了麻风病,将年轻人送去战场当兵,老人妇女孩子留在家里,在麻村这个不大的麻湖,以种莲藕和养鱼、放羊为生。
后来这个地方还是被日军发现,进行了屠村,村里只幸存了几户人家,建国以后,这村里的人死的死的,散的散,最后只剩下一户人家。
由于这里地势偏僻,麻湖四面环山,群山陡峭,难以开荒种植庄稼作物,因此建国以后,麻村这户人家规划给附近最近的村镇公社,每年定期上交莲藕、湖鱼做税,平时鲜少有人来这里,倒也给这户人家偷偷做起私房菜创造了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