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或许每个人看到的月亮都是不同的。
  失意时它黯淡无光。
  得意时它皎洁明亮。
  那梁嘉木呢,这十年里,他会不会偶尔看一看头顶这轮明月,看到的时候又会想些什么?
  贵州的夜晚很凉快。
  这里地势高,又没有高楼大厦阻挡,夜风很轻易的就吹了过来。
  宁洵舒服的闭上眼睛,感受到自己身上的银饰都被风吹的轻轻晃动。
  片刻后,他打开和梁嘉木的聊天界面,用相机拍下一张照片,点了发送。
  宁洵:贵州太美了,金主爸爸能不能出资让我们多来几次?
  彼时梁嘉木刚结束一场会议,笔记本还没来得及合上,就看到了宁洵发来的消息。
  梁嘉木笑起来,拍了张办公桌的照片发过去,迅速打字:已经在努力赚钱了。
  宁洵看着他的回复笑出了声,之后又盯着屏幕出了会儿神,嘴角从始至终都没放下去过——虽然他俩的对话可以说是毫无营养,但他心里挺美。
  不出意外,五个人都顺利完成了任务,并且集思广益,顺利推断出了工作室的位置,这也就意味着大家可以顺利开启明天的学习。
  教大家打造银饰的张庆茹张老师是这里有名的银匠,她的父亲和爷爷也都是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
  为了节目录制,张老师也换上了苗族的传统服饰,姚新回归老本行,又当起了主持人,引导摄像机对准张老师胳膊上戴着的手镯,说:“我们可以看到啊,张老师头上,脖子上,包括手上戴的银饰都特别的漂亮,而且花纹也是多种多样的。”
  摄像机跟进,给了张老师的衣服一个特写,姚新在一旁问道:“张老师,您衣服上的这些花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寓意啊?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张老师对着镜头打了个招呼,亲切的笑起来,一边给大家展示自己衣服上的花纹一边回答说:“我们苗族有一首谚语,‘无银不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从上至下,无处不饰。以大为美,以多为美。’像我身上戴的这些包括银冠、银项圈、银手镯等等,都是我自己做的。”
  “因为战争,我们的祖先需要不断迁徙,所以就把这些银饰戴在身上,一是象征一个家族的财富,二是来记录民族的历史和故事。”
  任紫嫣凑近过去,问张老师:“听说在苗族,银饰象征着富贵和美好,女孩子们认为戴上华丽的银饰,能够展现自己的美丽和幸福,是这样吗张老师?”
  “是的,是的。”张老师笑着点了点头。
  何宜轩忽然心血来潮,把目光转向王侃,问:“王导,节目录完之后我能不能把自己做好的银饰带走啊?想给我妈妈做一对耳环。”
  王导笑了笑,不客气的回答:“你先做出来再说。”
  他说到这儿,宁洵看向镜头,笑着打趣:“大家不知道吧?莹莹昨天已经在银饰店消费一波了。”
  “对,”何宜轩指了指自己的耳钉,“莹莹姐还给我们每个人带了礼物。”
  冯莹莹也跟着笑起来,伸手把自己的碎发捋到耳后,有点儿不好意思的说:“店里的银饰都特别好看,每一个都想买。”
  张老师走到桌子前,拿起一个银片向大家展示起来,“这个就是我们要用到的主要材料,还有银条、银丝等等。”
  “第一步是熔银,”张老师将手里的银料放到银窝里,接着把银窝放置在风箱炉上,“用木炭盖好之后要鼓风来增高温度,等到银料完全融化就可以了。”
  “因为银的熔点比较高,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个火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步是锻打。
  张老师拿起手边的小锤子,“我们要用这个来像这样反复的敲打它,让它形成一个类似银条的形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