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拍板的人的心理压力,绝对是巨大的。
  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博弈,更是心理层面的博弈。
  只能说,日中两国真的都太了解彼此了。
  那些厮杀出来的经验和血腥,如今从战场上,搬到了更为“和平友好”的谈判桌上。
  以林巧枝的技术视角来看,这个说法确实是非常可疑,但也完全能理解这份压力。
  于是提出道:“我们可以试试fft频谱图对比,做对应的震动分析。”
  “嗯?”
  “65年才出的新技术,我也是做别的项目的时候,知道他们那边有一台,也有会用的人。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联系一下,出一份报告。当然,如果胡组长要是能用谈判技巧,挖出真相,我也是喜闻乐见的。”林巧枝笑笑,也不给太多的压力,当人精也是挺累的,瞧他,年纪不老,头发都发白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取出个人的联络本,上面记着各种朋友的信息和联系方式。
  林巧枝做技术还是很纯粹的,喜欢直接一点,不搞那些客客套套、弯弯绕绕的东西。
  别人初接触可能不习惯,但习惯着……就习惯了。
  她得了准话,也是直接一个电话打过去。按照她的想法,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找人帮忙的,她帮对方的可多得多。没在这方面吃过亏,没被搪塞过,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犹豫内耗反复措辞的心态。
  事实也如此,除非对方脑干缺失一块,都是很乐于和林巧枝保持友好关系的。
  等在旁边的三人,小鸡嘬米式喝水,一口口的,也不好喝多了,默默相互看对方,什么研究所,实验室、fft频谱图,金相分析报告……平时他们想要用一下,可不是这个简单步骤,都是要写申请的。
  林巧枝把技术交代完。
  剩下的后续步骤就留给胡明德、武兴副厂长等几个谈判的人去头疼了。
  林巧枝走到这边:“说一下具体难点吧,技术谈判在哪里卡住了?我看看能不能帮得上忙。”
  三人一惊。
  这么直接的吗,直接就进入主题了?
  他们不是来送点礼物,表表心意,探探口风的吗?要是林工愿意帮忙,再专门约时间,坐下来谈一谈。
  这样才显得有诚意,才显得郑重啊!
  这不就跟上门求人办事,还没开口,对方直入主题了一样?
  传言里这么厉害的人,居然一点架子都没有?
  但能被派来,反应都很快。
  当即从客套寒暄,直接切换进了谈事的模式。
  这样进度就拉得飞快,效率也极高。
  临走前,三人和林巧枝握手表示感谢,夸她的话真诚带喜。
  一点也不违心,是真切的感受到林工身上的信仰,她真心希望国家工业破除万难、蒸蒸日上。
  林巧枝思考着,回头就看到郑爱兰用闪亮亮的表情,小心偷看她,失笑:“怎么了?”
  “就是感觉……嗯很不一样。”郑爱兰很难描述那种感觉,她一直看来,人是要去适应集体的,否则会遭到指责,就是“差的”“不合群的”“不懂事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