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2)
“我确实还没有想到很合适的赚钱办法。但是我会写字、画画、作诗,我知道庙会里便时常有读书人帮人代写家书,书铺里也有一些抄书的活计。虽然价格低廉,但是总是能够谋生的。”一份家书五到十文,一本三百千也不过几十文,徐允洄知道这个价格的时候很是不能理解。在他看来,读书人的墨宝是更值价的。
但后面他了解到,并不是每个读书人家境都好,甚至有些人也不算读书人,不过开了蒙会写几个字罢了。
他当然也没有打算一直做这样的事情谋生机,这样不能给燕儿好一点的生活,但他确实还需要一点时间去接受未来的处境。
周氏心里偷偷点了头,至少他有想过未来,燕儿也不是嫌贫爱富的女子,若只是做个抄书匠自然是不成的,但他这么年轻,不至于只能做这样的事情。
只是这样还不够,周氏紧接着问了第二个问题:“日后户籍怎么解决,虽然徐家可能不会去报官,但一定不可能什么都不做。我们大人倒也可以躲进村子里,若是你们日后生儿育女可怎么办,难道就让他们蒙昧无知的长大?”
周氏觉得徐六少爷肯定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没有户籍的,没有户籍的人不能买房,也不能租房,不能入学不能科考。
周氏也不愿意自己的孙子孙女变成这样的黑户,如果是这样,她肯定让这俩人老老实实算了。她本来也没有觉得燕儿做妾有多么不好,生下的孩子一样是少爷小姐。
无非也就是不能叫她做祖母罢了,但她不是小气到这样的人。
徐允洄深觉,周氏比他想象中聪慧多了。市井常说无知妇人,但妇人未必无知,只是男子读过书的比例大些,总感觉自己格外了不起。何况煮饭做衣这样的事情,在许多男子看来也不是学问。
徐允洄不认可这样的观点,他在史书中读到过非常多有才名的女子,东汉的蔡文姬、武唐的上官婉儿,哪个不优秀呢?
只是他确实没有想过,燕儿的母亲会是一个比看起来更有文化的妇人,她问的问题确实都是他重点考虑过的问题。
“当然不是,关于户籍,其实我已经有了一个主意。”
第57章
◎冒名顶替◎
“实不相瞒,我许久之前就在考虑这件事情,为此我专门找了宁家二哥问过现有的户籍制度是不是存在补办的可能性。”
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解释了一番:“只是他对这方面要熟悉一点,并没有别的交情。”
周氏知道宁家是那个要跟徐六少爷结亲的,宁家老爷似乎就是管理户籍文书的。
燕儿支着头看,她知道徐允洄愿意谈一谈就真的是认真思考过,不管娘怎么想,她是真的已经很满意了。
“宁二哥告诉说,户籍文书一旦丢失,是需要返回原乡补办的,不能因为买卖房屋等凭空造出户籍,只能迁动。”
“但也不是不存在例外情况。比如洪水决堤,百姓流离失所,户籍丢失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是原户籍地被淹没,便能通过同乡保举的方式,一同获得新户籍。”
这也是为什么徐允洄没有确定好行动时机的原因之一,他不能确定周围什么时候、哪个地方会发洪水,而且现在已经夏暮,过了雨季。
“我本想等等看周围城市会不会有突发洪水的情况,但如今雨季已过,这样的可能性很小了。因此我还预想了另一个办法,这便是冒名顶替。”
寻常人家人死之后并不会马上去衙门消户籍,往往是要等上许久,亦或是收税的时候才报。这就给了冒名顶替的机会,只是人选不太好找,最好是没有什么亲戚,孤身一人的。
但是这样的话,他们三人一同顶替的可能性太小了,他现在不敢用徐府的人脉,做事也畏手畏脚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合适的人。
“我跟燕儿找一下试试吧。只是若是找到的花,这件事会花上许多银钱,你有准备吗?”周氏略微思索了一下,她从前听说过一件事情,可以一口气把他们几人的身份都解决。不过她不是很肯定真的能这样操作,所以就留了余地,没有说死。
燕儿听着都觉得很难,很惊讶的看向周氏:“娘,这你也有办法?”她怎么从前没有觉得娘能做这么多事情呢?真的是太厉害了!
周氏对女儿的大惊小怪只能无奈笑笑:“只是偶然听说过老家那边的事情,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人,总之先去看看吧。只是若是能找到,该花的钱也不能少。”
徐允洄点头:“没问题,我不能一口气拿出太多财物,只能慢慢从府里支钱,不过应该是能带五百两出来。”
徐允洄打算出去买点假字画,这样就能套点钱出来,只要不太过分,就不会引起注意。
周氏见他确实有认真考虑过未来的事情,身上也没有大少爷的骄矜之色,心里同意了大半,于是没有再发散问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 ↑返回顶部↑
但后面他了解到,并不是每个读书人家境都好,甚至有些人也不算读书人,不过开了蒙会写几个字罢了。
他当然也没有打算一直做这样的事情谋生机,这样不能给燕儿好一点的生活,但他确实还需要一点时间去接受未来的处境。
周氏心里偷偷点了头,至少他有想过未来,燕儿也不是嫌贫爱富的女子,若只是做个抄书匠自然是不成的,但他这么年轻,不至于只能做这样的事情。
只是这样还不够,周氏紧接着问了第二个问题:“日后户籍怎么解决,虽然徐家可能不会去报官,但一定不可能什么都不做。我们大人倒也可以躲进村子里,若是你们日后生儿育女可怎么办,难道就让他们蒙昧无知的长大?”
周氏觉得徐六少爷肯定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没有户籍的,没有户籍的人不能买房,也不能租房,不能入学不能科考。
周氏也不愿意自己的孙子孙女变成这样的黑户,如果是这样,她肯定让这俩人老老实实算了。她本来也没有觉得燕儿做妾有多么不好,生下的孩子一样是少爷小姐。
无非也就是不能叫她做祖母罢了,但她不是小气到这样的人。
徐允洄深觉,周氏比他想象中聪慧多了。市井常说无知妇人,但妇人未必无知,只是男子读过书的比例大些,总感觉自己格外了不起。何况煮饭做衣这样的事情,在许多男子看来也不是学问。
徐允洄不认可这样的观点,他在史书中读到过非常多有才名的女子,东汉的蔡文姬、武唐的上官婉儿,哪个不优秀呢?
只是他确实没有想过,燕儿的母亲会是一个比看起来更有文化的妇人,她问的问题确实都是他重点考虑过的问题。
“当然不是,关于户籍,其实我已经有了一个主意。”
第57章
◎冒名顶替◎
“实不相瞒,我许久之前就在考虑这件事情,为此我专门找了宁家二哥问过现有的户籍制度是不是存在补办的可能性。”
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解释了一番:“只是他对这方面要熟悉一点,并没有别的交情。”
周氏知道宁家是那个要跟徐六少爷结亲的,宁家老爷似乎就是管理户籍文书的。
燕儿支着头看,她知道徐允洄愿意谈一谈就真的是认真思考过,不管娘怎么想,她是真的已经很满意了。
“宁二哥告诉说,户籍文书一旦丢失,是需要返回原乡补办的,不能因为买卖房屋等凭空造出户籍,只能迁动。”
“但也不是不存在例外情况。比如洪水决堤,百姓流离失所,户籍丢失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是原户籍地被淹没,便能通过同乡保举的方式,一同获得新户籍。”
这也是为什么徐允洄没有确定好行动时机的原因之一,他不能确定周围什么时候、哪个地方会发洪水,而且现在已经夏暮,过了雨季。
“我本想等等看周围城市会不会有突发洪水的情况,但如今雨季已过,这样的可能性很小了。因此我还预想了另一个办法,这便是冒名顶替。”
寻常人家人死之后并不会马上去衙门消户籍,往往是要等上许久,亦或是收税的时候才报。这就给了冒名顶替的机会,只是人选不太好找,最好是没有什么亲戚,孤身一人的。
但是这样的话,他们三人一同顶替的可能性太小了,他现在不敢用徐府的人脉,做事也畏手畏脚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合适的人。
“我跟燕儿找一下试试吧。只是若是找到的花,这件事会花上许多银钱,你有准备吗?”周氏略微思索了一下,她从前听说过一件事情,可以一口气把他们几人的身份都解决。不过她不是很肯定真的能这样操作,所以就留了余地,没有说死。
燕儿听着都觉得很难,很惊讶的看向周氏:“娘,这你也有办法?”她怎么从前没有觉得娘能做这么多事情呢?真的是太厉害了!
周氏对女儿的大惊小怪只能无奈笑笑:“只是偶然听说过老家那边的事情,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人,总之先去看看吧。只是若是能找到,该花的钱也不能少。”
徐允洄点头:“没问题,我不能一口气拿出太多财物,只能慢慢从府里支钱,不过应该是能带五百两出来。”
徐允洄打算出去买点假字画,这样就能套点钱出来,只要不太过分,就不会引起注意。
周氏见他确实有认真考虑过未来的事情,身上也没有大少爷的骄矜之色,心里同意了大半,于是没有再发散问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 ↑返回顶部↑